玛利亚·巴瓦迪,来自纳匝肋,在法国波城加尔默罗赤足隐修院发愿后,仍被称作玛利亚——十字架耶稣的玛利亚。玛利亚谦卑,不识字。
倚在圣墓旁,圣玛达肋纳正在寻找她的耶稣,她低头痛哭。众天使都想要舒减她的伤痛,可是任什么也无法止息她的痛苦。光辉的诸位总领天使!
圣经中这样记载:一个遭遇强盗、身体受伤的人被半死半活地丢在路上,先后有一个司祭、一个肋未人路过,均是无动于衷,径自走开了。
有一个人在旅途中遇到了强盗的袭击和劫掠,奄奄一息躺在路边,那些本该向他伸出援手的司祭和肋未人却视而不见,暴露了他们虚伪的爱德面具。他们自认为也自称对天主虔诚似火,却以一颗冰冷的心对待求助之人。
月6日;拉法埃莱·桑切斯·加西亚(RaffaeleSánchezGarcía),教区司铎,生於1911年6月14日,卒於1973年8月8日;安德肋&
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把我渴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写在修会每个团体圣堂内的十字苦像一旁。她藉着服事穷人中的穷人来消除耶稣对爱的口渴。
教宗指出,从亚巴郎、梅瑟、厄里亚、依撒意亚、耶肋米亚的「我在这里」,直到圣母玛利亚的意义深远的「我在这里」,再到最後一个由耶稣回应的「我在这里」,都是真实的对话,而非「机械式的回应」,因为「上主与祂所召叫的人对话
那就是我们一听説基督复活的消息,就应以耶稣这个人,这个先往加里肋亚去的人为起点,重新启程,祂的讯息乃是人类获得自由的讯息。
若望和安德肋起先是洗者若翰的门徒,他们一听到师傅称耶稣为天主的羔羊(36节),便跟随了耶稣。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在身後,便问他们说:你们找什麽?
修会的服务宗旨就是效法印度德肋撒姆姆的善举,专门照顾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且是无偿服务,不收取一分钱,只为还爱于十字架上的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