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这对母子,她们单薄的身子在寒风中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的眼前朦胧了一片……我为她们有一颗知恩报爱的心而感动,她们的行为表明:她们的心正向主耶稣靠拢。
祈求天主帮助我们发现他的旨意,并喜悦地承行他的旨意。”第二位青年代表问教宗:“如何经验到基督爱的注视?”教宗回答:“天主总是对我们每个人投以爱的注视,是我们必须寻找这注视并且与天主相遇。如何做呢?
时刻准备着为他人点一盏灯,以点灯的心行走在人世间,幸福和快乐就会紧跟在后。因为只有点灯的人,上帝才会注意到他!
但是我们仔细体会圣若瑟想法和做法,实在是我们人类中的榜样和模范,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真如我们常说的两句话:只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具有蜡烛的精神,燃烧自己不要紧,只要照亮别人就行!
弥撒献仪,在天主教法典中已有明文规定:按教会准行的习尚,任何司铎举行弥撒或公祭时,均可收献仪,并照一定的意向献弥撒(945条1款)。
我给很多外教朋友或人士讲论过基督的道理,可那是因为别人问我了,我不能不讲;我也见证过许多教外人士领受洗礼,可那是别人所做的工作;我也为教外人士行过一些好事,可我知道,我当时心里其实是在贪图一些东西&hellip
谈到成圣这个实际的基督信仰生活,教宗又指出:每个人即使生活在不同的神恩中,但默观天主和行爱德两者始终分不开。这个世界非常重视基督宗教许多故有的优点,例如民主平等的理念,却不知道这些理念的根源。
祂虽然感到惊惶恐惧,却祈求让天父的旨意得以承行。在《福音》的其它章节中,耶稣坚持要求祂的门徒们培养一种祈祷的精神。教宗说:“祈祷必须坚持不懈,尤其不忘兄弟姐妹,在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发生困难时更应如此。
“耶稣承行天主的旨意,洁净人类因罪恶而患的癞病;祂是‘天主伸出的手’,祂抚摸我们患病的肉身,以这行动填平那使我们分离的深渊。耶稣去寻找被丢弃的人,那些已经失去了希望的人。”
行爱德不是“做老好人”或偶尔的“零碎善举”。“对他人的怜悯能打开永生之门。弯下腰来服事需要帮助的人就是为天堂做准备。如果正如圣保禄提到的那样,‘爱永存不朽’,那么爱德正是连接天地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