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邀请众信徒反省自问:进圣堂,是否就像去体育场看球赛?是否就像去电影院?不是的!进圣堂不是这样!那么,我如何进圣堂呢?如何接纳这些使我成长、使我变为成熟基督徒的恩典呢?我是否参与团体生活?
基督徒的生命需要扎根,若是没有根基,即便可以拥有外表的喜乐光鲜,但也经不起任何的患难与考验,天主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是生命坚固的磐石,只有听见天主的话并按照天主的话去实行的人,才能活出基督的生命,让天主的话做我们生命的磐石
谦让:谦让者总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感化他人鲁莽的行为,以宽阔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人的悖理举动,最终以无可争议的成功来警醒世人。
在当天的福音中,耶稣说:「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业,他也要做,并要还要做比这些更大的事业,因为我往父那里去。」(参阅:若十四1-12)教宗阐明,这段福音章节指示了通往天父的道路。
谈到积极参与礼仪的幅度,教宗表示,礼仪研究应该鼓励该学院的所有成员按照梵二会议的精神去促进基督徒生活的这个重要方面。
那些在逾越节清晨去基督的坟墓傅抹祂身体的妇女门徒教导我们,“透过为耶稣作见证而与祂相遇”。教宗方济各在星期一的天皇后喜乐经祈祷中强调这一点。他要求我们将这一教导珍藏在心中,并关注这些女性的勇气。
我们去的时候,院长王会勤修女去西安办事,副院长杨巧红修女挂吊瓶,好几位修女都穿着浅蓝方格工作套服正忙着给孩子们洗衣服、被褥、尿布。
作为一个教友,我们更该想到万物是天主创造的,我们该珍惜爱护,水也是天主赐给人的礼物,让人无偿享用,但我们应当有知恩之心,怀着感恩的心去善用,绝对不可浪费,更不能破坏。
于是,在告别校园的那个七月,哥儿几个相约去“应征”。事情的进展似乎很顺利,一路过关斩将,哥儿几个除了自强因长得不够尺寸外,其余的全部合格。
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位慕道者的分享,她说:现在我还没有加入教会这个大家庭,但我也是天主的儿女,天主的儿女就有本分和义务去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