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一个人敞开心扉,以纯朴的心接受耶稣基督显现的惯常心态。因此,基督徒不该有“奔丧般的样貌”。相反,基督徒蒙召过一种更高超的生活,好能参与天主性的生命。
还有一次,在这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没有水、没有粮,也没有医疗条件,隆神父听说七十华里以外有一个生病的教友,就立刻骑脚踏车去看望他,给他看病,施行终傅圣事。
其次,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被以国家的力量予以经典化和神圣化,对孙中山本人的崇拜开始替代清帝国以前对孔子长达两千年的崇拜,而政府的施政理想和规划也务求以孙中山的革命三段论—&mdash
小花落了,小草枯了;但请不要为“我们”伤心流泪,因为主会抚慰我们,等到春天来临之际,“我们”依然会破土而出,照样以最火热、最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大地上,为大地吐露主的圣爱。
(同上,第87条)在今日的社会中,要宣扬生命的福音,以对抗反生命的强烈阴谋,我们会遭遇到强烈的反对和敌意,正如耶稣在世时所遭遇过的。
在生活最困难的阶段,她参加了里弄生产组,从事手工劳动,以弥补我受到降薪后的不足。一直到我们现在都已年届望九高龄,仍相依为伴。这一切,在今天和睦共处的晚景中回忆起来,不都是上主赐给的幸福吗?
我们应该以教会为家,在福传上以无可比拟的敬业精神、顽强意志,为自己的堂口、堂区、教区确定福传规划、奋斗目标。当然这些目标必须切合自己的实际,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去实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2005年1月8日,《保定晚报》以“欧阳惜光:一位扶危济困的苗族老人”的通栏套红标题,在头版整版报道了她的事迹。
我们在某种方式中重温了初期基督信友团体的生活,这个团体围绕着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和伯多禄,准备领受圣神的恩典,以承当向全世界传播福音的使命。
这一主题指出了“在今日文化的背景中”宣誓信仰的“真正的首要之务”,这个文化背景往往以相对主义和冷漠为标记,因此,这是“欧洲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这个团体在近几年中扩大了自己的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