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本堂王俊祥神父在欢迎致辞中谈到竖立耶稣圣心像的意义,他说:耶稣圣心上的十字架、火焰、茨冠、伤痕四个爱的标记,代表了对人类的大爱,更是基督信仰的标记。
此外,许多小组要求应在这部分内容中引入更多关於婚姻和家庭的圣经参考及智慧论述,但它们的引证不该是纯属教义上的,而是天主圣言在人类历史中生活出来的典范,是当代人的指南针。
每当我远离天主,天主就为我哭泣;天主为我们每一个人哭泣;天主也为那些做了许多坏事,对人类造成极大伤害的恶人哭泣。祂等待着他们,不定他们的罪,却为他们哭泣。为什麽呢?因为天主总是爱!
教宗说,洗者若翰的呼声仍在今天人类的沙漠,在封闭的头脑和坚硬的心中呐喊。这呼声促使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走在正义的道路上,按照福音精神生活。
然后主礼念以下祈祷主礼:请大家祈祷(默祷片刻)天主圣父,你当受赞美,你派遣你的圣子来到人间,藉他所流的血,把因罪恶而受伤,且彼此分离的人类,重新召集,成为一体。
相反地,教会应体验到天主慈悲的恩典并把这经验通传给人类。因此,我相信在这层意义上,若望二十三世当年召开大公会议和教宗方济各开启慈悲禧年,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教宗引用《圣咏》中对常守护人类的上主的赞颂(一二一),以及圣保禄宗徒在《弟茂德後书》中表达的思想,重申即使我们不忠信,天主仍然是忠信的(二13)。教宗说:在慈悲上忠信正是天主的本性。
我们蒙召将天主慈爱的香膏带给整个人类大家庭,包紮伤口,把希望带到绝望似乎总是占上风的地方」。教宗接着邀请与会者省思耶稣在最後晚餐上的两个举动:一个是同桌共餐,另一个是为门徒洗脚。
教宗说:按照各自神恩生活的所有形式的奉献生活都必须永远保持着传教状态,与今日人类,尤其是穷人及受苦者分享喜乐与希望,分担忧苦与焦虑。耶稣是使万物更新的创新,谁若真正与耶稣相遇,就不能再像从前一样。
事实上,「在我们时代中,有些文化的定位已经不再承认天主的智慧烙印在祂所创造的现实和人类身上」。「人的本质不断被贬低,低到只是个可随意塑造的物质。然而,我们的人性在天主的眼中独一无二、极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