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主日福音记述耶稣另外选定了七十二位门徒,派遣他们去各城各地传扬福音(路十1-12,17-20),“这预示著教会向普世万民宣讲福音的使命”。
关于对这个岛国的传教使命,他指出:「它不会在十月底结束,而是会像喷泉一样继续流动。」为了使那些还不认识他的人更接近基督,「我们必须考虑为我们已受洗者的传教使命是什么。
此后十余年先后在西直门内备修院、西什库小修道院、北京文声大修道院、北京厂桥大修院接受神学培育,1956年7月1日晋铎。
(罗十17)教宗解释道,「聆听符合天主谦逊的风格」,祂藉着发言启示自己,又在聆听男男女女时,把他们看作自己交谈的对象。相对地,人类蒙召「调整自己的频率,侧耳倾听」,而天主召叫人类缔结爱的盟约。
教宗方济各5月8日主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讲解了当天福音中善牧与羊群的图像(参阅:若十27-30),以三个动词概述我们与上主的关系,即:聆听、认识和跟随。
教友们进堂拜苦路、朝拜十字架,亲五伤,以十四处苦路重走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想耶稣的苦难,反思自己。许多教友由于对主耶稣的爱及虔诚,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大家表示,今后要多学圣经,多祈祷,增加信德。
吴陈辉班长背着十字架走在前,学员们紧随其后,大家上山下山,走过海边长长的栈道,爬过陡峭的山坡,穿过茂密的树林,在山风的呜咽声中拜完了十四处苦路,然后驱车前往平潭岛,在平潭岛,全程由平潭当地的林益强教友安排住宿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天主教佘山修院等十余家科研院所、高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上海天主教“三会一区
最令我感动的一幕是:一位姓沈的老教友腿有伤,行走很不便,到了十四处苦路第一处,我劝他实在痛就不要再拜苦路上去了,他却有点生气,并发誓说就算牺牲在这里也要拜上去,我当时被他感动得痛哭流涕。
第二天,不但我们去了,没想到又来了十几位弟兄姐妹,我们同声祈祷、唱歌,气氛特别好。神父来的时候,大家都奉献为小兰追思。临别时,神父还特意送给小兰的女儿五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