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交流了自己读经的方法和体会,最后韩明神父还亲自为我们介绍了读经的方法,我们不是在那里读文字,而是用心灵在与天主交流,聆听天主的话,让天主做主,而不是顺从“我”的意愿,让天主满足“我”。
她表示不能进入圣堂祈祷,只能在大门外从送圣体员手中领受圣体,并在圣堂外祈祷,但她认为并不是最好的安排:“我个人担心,因为不是每名教友都接受良好的教理培育。有些教友会只是来领圣体便立即离开和用膳。
我们诉诸于法律和权益,「把必需品给予穷人时,我们给的既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也不是第三方的物品,而是把穷人应得的那一份还给他们」。这是教宗方济各11月30日寄发的两个视频讯息的核心要点。
九年后,托尔金在一封信件中,形容自己“亲爱的母亲是一个真正的殉道者,不是每个人都像(弟弟)希拉里和我一样收到天主给予的伟大礼物,祂给了我们一个因劳累与困难而死来确保我们维持信仰的母亲。”
“领养”这举动,可被视为每一种“爱之关系”的典范,它不是基于血缘关系,也不是建基于必要性或个人利益与喜好,而是基于有意识地选择和决定,与天主托付给我们的人分享我们的生命。
透过留在耶路撒冷,宗徒们容许圣神成为教会传教使命的真正主角,而不是他们自己。
他不是一个仆人。他寻求的是自己的利益,不为他人做任何事情。”教宗和眼前众多的修生和司铎交流的话题中,也强调了灵修指导的重要性。教宗表示,他更喜欢用“灵修陪伴”这个词。
他身体不是很好,咳得厉害时,几乎连气都接不上来。尽管这样,在每星期五打扫卫生时,他一边不停地咳嗽,一边爬高就低地擦着大门和两边的告解厅。 在和教友聊天时,说起林跃斋时大家都是满脸的敬佩。
关于祈祷,教宗说:“基督信徒的祈祷不是宿命论和懒惰的表现。
显然,“想象本身不是祈祷的目的。想象使我与活生生的基督相遇,让他直接和此时此刻的我说话。一旦基督和我内在的欲望、恐惧、慌乱接触,想象便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