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教友们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地盼望有长住神父。现在来了沈介民神父,大家喜出望外,虽然沈神父身体有病,行动不便,但教友们满口答应主教:我们会好好照顾他,百般呵护他。
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
林神父藉着一位邮差在乡间派信时看见路旁野花的故事,比喻老师要在学生心田撒种子,多年后会看见成果。
通过这次生命的成长,我学习原谅爷爷和爸爸,以前我从不想为爷爷祈祷的我,现在终于释放了自己,也更懂得如何去理解爸爸爱我的方式,我给爸爸写了信,爸爸,我明白了你的爱,愿意喊一声:爸爸,我爱你!
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教会团体,但有一群蒙古信友以极大的勇气和责任感跟随了上主,加入天主公教会成为普世教会的一部分。因此,在蒙古做牧人就好像宗徒们刚开始时经历的一样。”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教会宪章》第29节有这样的声明:“执事所领受的覆手不是为作司祭而是为服务”;这即是说,目的不是为举行感恩祭而是为了服务(《培育终身执事基本守则》5)。
2、总是分享“见证”有何不妥别说那时候了,今天的教友依然喜欢这种张家长、李家短式的见证,觉得有收益、有趣味。
教宗随后提及,今年6月11日圣座颁布的“国际信友善会法令”,该“法令敦促我们接受一些改变,并从现在开始为未来作准备”。
司铎的生活应植根于祈祷和仁爱,从不离弃信友;绝不摆出官员的架子,而是全然奉献并不持“成见”;神父应是“一天24小时属于天主的人,而不是穿上礼仪服饰受人尊重之人”。
在也门首都与荷台达有八名仁爱传教修女会修女和一名司铎,「但分裂和动荡的局势限制了他们的活动」。波兰明爱会也在也门南部设有办事处。欣德主教担任阿拉伯半岛南部宗座代牧至今已有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