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站是耶稣死亡地,矗立着那著名的耶稣遇难十字架雕塑。旁边十三站,是圣墓教堂正门大厅中央一大块带着血红色斑的大理石,散发着异香,是传说中耶稣遗体卸下的地点。
他忍受着被跟随了他3年的爱徒负卖的心里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他前往革责玛尼山园祈祷,他忍受着撒旦的诱惑,留露出了内心极度的恐惧和痛苦。为完成父拯救世人的计划,忠实履行上主所交付的使命。
这样,司铎即找到了基督的喜乐,并且成为死亡世界中的喜乐的仆人。第三篇,透过路1:5-17,神学家拉辛格想要探讨的是祈祷的问题。
记得一位72岁的王奶奶,儿媳是人民医院的医生,患了多种疾病,每年在医院的日子有8、9个月,被几家大医院谢绝而回家等待死亡。
答:关于徐锦尧神父提出的“边际境遇”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同感,只不过许多人在面临这个“关口”时,舍不得放弃自己“有把握”的现世而消极等待必然到来的“死亡”,却不愿去积极争取自己“无把握”的来世的“永生
生命的最终意义以及真正的幸福,在于超越自我以及这个世界上的现世生命,存在于比死亡和现世的转瞬即逝更强大的事物中。现今的人们被禁锢于单一层面的物质主义以及消费主义枷锁中,无法真正接受超出这些层面的东西。
来自于灰土的人必要归于灰土,死亡成为罪恶的惩罚。乐园的门被关闭了。但天主没有让人羞惭地离开,他为亚当和厄娃做了一件皮衣,给他们穿上,以慈爱掩盖了人的丑陋与耻辱。
缺乏足够的信仰,就会使我们匆忙地奔向我们的精神死亡。一步一步地前进只有通过拒绝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分心的事物,归向永生之源,我们才能制止自己冲向精神的毁灭。
在天主的计划中,苍天是要赞美上主的,却被如雨降临般的死亡武器所撕裂。在我们自己的团体里,爱也可能渐趋冷淡。
他没有抱怨,他是那么顺服,他战胜了死亡,为我们打开了永恒的天堂之门。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