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16,22)对我们每个人所期待的最终未来所提出的询问能给予生命圆满的意义,因为它将生命计划引向不是有限和短暂,而是宽广深奥的远景。
教宗从当天礼仪选读的福音出发,指出耶稣在告别门徒的痛苦时刻,在向天父的祈祷中使用了「保全」这个词(参阅:若十七11-19)。
当然,按照圣史若望的记载,在伯达尼附近的癞病人西满家中为主敷抹香液的妇女是玛尔大和拉匝禄的妹妹——伯达尼的玛利亚。
(若十二:24)第三相知莫相疑:诚实,是做为一名基督徒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为人之本。古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交友尚且需知心,结为百年的夫妻难道不更需要知心、交心吗?
是不是今日的基督徒也为“贪欲”、为“偶像”所困扰,而使非基督徒难于接近信仰:“我们的信仰足够的纯洁与开放,以能吸引非基督徒,那些寻找天主的人,接近那惟一天主之亮光,而进入信仰的庭院和我们一起祈祷,而成为天主的敬拜者吗
文中报道了濒死过程这个谜,美国医学界每年积累上千个死里逃生者的医案作研究,美国著名心脏专家司库梅克教授调查2300个濒死经历后惊讶地发现,60%的人在濒死时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当临近生命极限时,听到医师宣布
这就是为什么注视耶稣诞生的场景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何为重要,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耶稣在那个时刻的社会关系、家庭、若瑟和玛丽亚、所爱的人、牧羊人。人优先于物。我们常常把事物看得比人更重要。
耶稣在山中圣训时讲道:“若你们爱那爱你们的,为你们还算什么功德?因为连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你们善待那善待你们的,为你们还算什么功德?因为连罪人也这样作。”(路6:32-33)。
谁是天主恩宠的启示者呢?一个新生的婴儿,童贞玛利亚的儿子。在他身上,我们的救主天主的恩宠出现了。为此,那个婴儿名叫耶稣,意思是天主拯救。天主的恩宠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圣诞节称为光的节日。
除了只有两名中国神职者的那段短暂时期以外,在1779年至1835年这56年里,他们在没有任何神职者的帮助下,在自己的祖国撒下了福音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