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造界是天主赐予全人类的恩典,天主为救赎世界的救恩计划乃是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受造界中实现的”。“因此,我们特别执著于这样的观念,即破坏大自然首先涉及的是灵性问题,是一种罪过。
教宗幽默地说:「人类发明了很多新科技。不过,感谢天主,还没出现心灵的自拍技术。为能幸福快乐,我们必须寻求他人的协助,由别人帮自己拍照。换言之,我们要走出自我,迎向他人,格外接近最急需者。」
天地万物的主宰,但他却屈尊纡贵、舍弃荣耀,独选隆冬深夜,从天降凡,甘居白冷城外山洞马槽之中,饱受严寒凄惨,亲历困穷微贱,以身作则,牺牲自我,舍己为人救世,竟用自己受苦受难、被钉十字架死作为代价,以赎普世人类重罪
然后有一些项目,例如研究英语或信息技术,「对未来没有太多思考,而是通过专注于精神和人类教育来充分利用当前」,以对抗流行病「主要是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70%人口稀少的地区,即使仅在去年的穆斯林中间,就有25,000
祂不是出于责任所在,而是拥抱我们人类的状况,出于爱。为了爱,祂进入了我们的人性,因为祂拥抱了祂所爱的。天主取了我们的人性,因为祂爱我们,渴望自由地给予我们救恩,我们独自和没有帮助,我们无法希望获得。
耶稣也邀请伯多禄在水面上行走,“这也在邀请整个教会走向祂,战胜恐惧和那企图淹没人类受造物的死亡势力”。
我们或是一起得胜,或是一起丧失,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诞生的欧洲计划有付诸东流的危险,这对人类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但这并非放权给人类为所欲为,因为其中蕴含著我们与大自然「负责任的互利关系」。大地是赐给全人类的,它的果实必须分享给所有的人,而非让少数人独占。
烟台教区张家起神父表示,慈善是基督的教导,是教会的传统,是人类的美德,“作为基督徒应该听从、实践耶稣的圣训与教导,圣经上也说,善行能够遮掩你的罪恶。所以多行善积德是利人利己的好事。
然而,这些话语则“属于人类的现实生活”。教宗表示,这个事实告诉我们,“面对暴力,如果没有话语能疏导壊情感,使之不伤害人和造成损害,暴力就会淹没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