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不是神话,也不是做梦,既不是幻觉,也不是乌托邦,不是童话,而是唯一、也不会再重复的事件:纳匝肋的耶稣,玛利亚的儿子,他在星期五黄昏时被卸下十字架并埋葬之后,却凯旋地离开了坟墓。
这既不是神话,也不是做梦,既不是幻觉,也不是乌托邦,不是童话,而是唯一、也不会再重复的事件:纳匝肋的耶稣,玛利亚的儿子,他在星期五黄昏时被卸下十字架并埋葬之后,却凯旋地离开了坟墓。
教宗说,今天是圣女小德肋撒的庆日,她让我们更好地想到谦卑、温柔和善良的精神。教宗又说,上主愿意我们每人都有温和的精神。带来这精神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他答说:这精神源自爱,慈善,知道我们在天父的手中。
席间,有一个全城出名的罪妇玛大肋纳突然站在门口。“她来做什么?”西满心里说。是啊,她来做什么?
在四旬期开端,即三月九日圣灰瞻礼,梵蒂冈将会出版教宗的学术新着《纳匝肋人耶稣》第二册,这本书目前正在翻译为英语等多种语言。
教宗接续两天在麦德林(Medellín)和卡塔赫纳(Cartagena)的注重点则分别是基督徒的使徒工作,以及人的尊严。
圣座新闻室三月八日公布:教宗应约旦国王、以色列总统、巴勒斯坦政府主席以及当地天主教主教会议的邀请,将前往约旦、耶路撒冷、白冷和纳匝肋访问。
这第一个神迹正是若望讲述的(若二1-11),它发生在加里肋亚的加纳。这个神迹好似一个门户,其中有些引人深思的话语和表述显示了基督的全部奥秘,开启了门徒们通往信德的心门。我们看看其中几句。
在以往的几篇分享中,我们常常涉及五百年前的一部灵修著作《神操》及其作者依纳爵。那么,依纳爵其人到底是谁?其书《神操》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圣依纳爵堂4月1日在罗马圣依纳爵堂演出的“我已战胜了世界”宗教性戏剧,旨在将艺术和信仰深入结合起来。该剧的演出,来自意大利女高音塔伊吉的构想,并由她亲自执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