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教导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亲身感受了天主仁慈的经验、并对人的灵魂有着深刻的认识了解”。“他的秘诀也十分简单,做名副其实的天主的人”。曾经接受过他的教导的人中,有圣鲍思高神父。
对一个用一生去实践自己信仰诺言的老修女来说,离去只是结束在世旅程,踏上回家的征途而已,她要去的,不是一个令人迷茫的恐惧之所,而是她所向往的天上的家,那是她最后安息的地方。我一直颇为遗憾,对她了解甚少。
奔走于各大城市中的茫茫人海,往往丧失了对个人的关注。由此,越来越多的人尽管穿梭在数以百计的人流之中却仍倍感孤独、被抛弃。
学生中心神师、耶稣会马哈索诺·普罗巴尔(MaharsonoProbal)神父对与会者说,他的目的是教授化解冲突的技巧,以帮助他们处理在家庭、工作或社会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问题。
从1998年开始,有关方面对圣女的遗体作了长期的科学检测,以便核实遗体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更新存放的方法。嘉辣隐修院的院长坎普斯修女告诉本台:答:看到圣女的遗体真是令人百思不解。
于是慨叹如今看不到圣迹,因而怀疑天主对人世间是否袖手旁观、不闻不问了。甚至由于自己的正当愿望一时得不到实现,自己的困难一时得不到解决,就悲观地以为天主不显圣迹来搭救自己,必是抛弃了自己。
教宗说,妥协是眼下文化背景的典型现象:“享乐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观念企图把天主从生命的视野中除去,这种思想对获得明确的参照价值没有帮助,不能帮助分辨善与恶及对罪恶有正确的认识。
托尔斯泰看到,主耶稣对我们的召叫远超于一个邻里和睦的美丽家园。
但事实上,即使是别人提醒,我自己对过节的处置方式也很平淡,我想,可能我的心老了。前些日子我出去玩,在海上看到了明月。月儿圆圆的,很亮,因为海浪的波动,还一闪一闪的发光。
这种净化不是对罪的惩罚或一种外在的打击,而是人内心的一种痛苦。一方面,因不能马上享见天主而承受的失苦,同时他们也认清了自己的过失,内心有无法形容的懊悔。另一方面,人在世时都与周围的事物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