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勉励信众「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灵修生活」,「应加紧祈祷,也善用静默反思的功力」。
信函接着写道,男女结合的婚姻也用作建造一个爱护与教育自己子女的场所。信函还强调,试图把婚姻引入同性恋者的国家法律,创造了一个法律拟制。
开始她还祈祷,可渐渐地,觉得自己的病没有好,便不再祈祷,不再信靠天主。于是在最后的时日,她一直在和天主抗争,拒绝天主。有一天,凌晨五点,天还黑漆漆的时候,神父接到了她母亲的电话:女孩想办圣事了。
在当今对生命与信仰深度质疑的时代中,注视着天主圣神,度献身生活者将能够履行自己的圣召,也就是在世界中,担负起人类观点中的一切重担和渴望,并使这人类的观点越来越翕合天主的观点。
教宗2月17在他的书房窗口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友和朝圣者诵念三钟经时重申:教会需要在精神上更新自己。 教宗本笃十六世自担任伯多禄继承人的职务起,就以他的言行、他的个人作风为教会的益处做见证。
西满述说了天主当初怎样关心外邦人,由他们中选拔一个百姓,属於自己名下;先知的话也正与此相合,如经上记载:‘以后我要回来,重建达味已倾倒的居所;已坍塌了的,要把它重建而竖立起来,为的是其馀的人
领洗之后,因为私欲引发的诱惑让我一时难以承受,明显的感觉到两种势力在我内抗争,渐渐的有些想法,不领洗多好啊,但是,没有领洗的恩典,何来自己的悔改呀,领受了圣神七恩,才明白,主的用意在此。
圣职人员只能宣讲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些希望入修院的青年,与他们的同龄人一样,他们也受现代思潮影响,也是朝生暮死的文化的受害者。因此,他们应该先体验天主的安慰,然后把这安慰带给他人。
真福若望保禄二世在«家庭团体»劝谕中强调:天主依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类,并继续使之生存时,祂在男人和女人的人性里铭刻了爱和共融的圣召,也赋予他们能力和责任(11号)。
此次课程还安排有:圣母学,该课程由正在修院给神学班修士教授圣三论的田春波神父讲授,田神父以自己的著作《圣母学》为教材,给教友们讲述了圣母玛利亚在救恩史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