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基督教友朋友一片好心地向一位天主教教友说:如果天主教也像基督教有十一奉献制度,十六世纪卖赎罪卷的事就不会发生了。十一奉献是基督教的一种内规:凡领过洗的基督徒应该把薪水的十分之一捐给教会。
若每天能将自己的痛苦偕同于基督献给天父,那就大大方方地接受我们生活中的折磨。那么,痛苦将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有效的动力,更成为我们喜乐生活的源泉,因为借着它,我们得与亲近天主!
并且在宣讲时非常注重天主教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让慕道者能从民族感情上对基督福音加以认同,同时也让公教信仰在一个更深广的空间被诠释。
(路2:41~52)基督信徒大都熟识这段福音,根据一般的解释,认为耶稣在此揭示了自己的天主性,他是天父的儿子,留在天父家里,理所当然。
教宗上任的最初几篇讲话,他对大公运动的承诺,他在巴里圣体大会上的讲话已经得到了积极的评论…最近,东正教方面也开始再版当初的拉青格枢机的名著:“基督信仰入门”:基利尔大主教说愿意为这本书写序言。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开启的关于信德年的主题,对信经中诵念的基督复活那段经文进行了反思。
沉浸在仁爱与慈悲之中的基督徒——全球五十亿人口中的世界公民——他们被耶稣基督所守护,同时,他们又立即返身与基督一起忠诚守护他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
建议最初由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一九九三年提出,现在该古老的教堂吸引了源源不绝的朝圣者,他们向这些天主教、东正教及不同基督教派的致命者表达敬意。
为此﹐教宗祝愿每位信友在信德年里﹐重新意识到与基督相遇使人得救﹐祂是真生命的源头。教宗表示:「相信耶稣﹐使人在善内获得持久的更新﹐获得脱离罪恶的流沙、重新开始的能力。
教会永远是基督的新娘。可是,在此期间,她——教会是孤独的!教会有某些寡居的成分……,这让我联想到守寡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