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谈到福音中圣母的服从,指出圣母的应允开启了耶稣的应允,勉励我们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是应允上主的人,还是在一旁静观其变,默不作声的人。教宗的弥撒讲道围绕应允的链条展开。
当天弥撒的福音取自《若望福音》,叙述耶稣在受难前为所有基督徒和基督徒团体祈求合一,「愿众人都合而为一」,就如天父和耶稣原为一体那样,为叫世界能够相信。
当天选读的《玛窦福音》中,耶稣勉励门徒趋向天主的完美,天主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玛五45)。耶稣和法学士对法律的解释有所不同:法学士将法律严格地施加在犹太子民身上;耶稣则将这法律推向圆满。
「唯有走进耶稣之门、信德之门、福音之门,我们才能走出世俗的态度、坏习惯,以及自私和封闭的心态。我们一旦接触到天主的爱与慈悲,便会脱胎换骨。我们的生命便会被圣神之光所照亮,那是永不熄灭的光!」
教宗评述这段福音说,耶稣在十字架上向我们表明天主的救恩能抵达任何处境的任何一个人,即使他的处境最为阴暗和痛苦。
在弥撒讲道中朱神父与大家分享了当日的福音和读经后,讲述了玫瑰经的含义和玫瑰经在信仰生活中的重要性:每当我们教友诵念玫瑰经的时候,就是以圣母妈妈的目光来默观基督圣容的一种方式,欢喜、光明、痛苦、荣福已为我们勾勒出了主耶稣的一生
在念经前,教宗首先讲解了主日福音。主日福音记述耶稣与匝凯的相遇(参阅:路十九1-10)。匝凯是税吏长,罗马人的合作者,被自己的民族认为是个恶棍,以剥削他人来致富。匝凯也想看看耶稣,但他不敢接近耶稣。
《福音的喜乐》劝谕阐明:「大学是思索并发展福传使命的绝佳环境」(134号)。有鉴於此,教宗向圣座教育部本届大会的与会者们分享他对福传的三大愿景,分别是使教育人性化、增进对话的文化,以及教育撒播希望。
但福音的背后一定是圣母向天父祈祷后获允,圣母才大胆地要求仆人们灌满六缸水,交给圣子耶稣,让耶稣通过圣神的工作顷刻间变水为酒。从这事上我们看出天主圣三和圣母玛利亚在保护人类的婚姻家庭美满上的犀犀相通。
圣枝主日具有双重味道,既有甜味又含苦味:我们庆祝上主在众人的欢呼中荣进耶路撒冷,同时我们也宣读福音中的基督受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