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日晚的结业典礼中,修院院长陈主教和常务副院长童神父为他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并教导他们积极履行教友福传的使命,更好地协助堂区神父、修女,为传播福音、服务教会而奉献自己。
帮助每个青年找到勇气,而在另一个青年心中播下初次的宣讲(210);让他们活出兄弟之情、互相帮助、成为团体,以及为他人服务和接近穷人(215)。
先是在国内疫情发生时大量筹集本地的防护物资捐助国内的抗疫行动;紧接着当加拿大发生疫情时,本地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医疗防护物资极为紧缺,而且采购渠道又不畅通,为此,我们的教友以各善会为组织,积极搜寻各种采购资源,筹集大量防护物资为本地医护及抗疫服务第一线送上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一名女童军在默想中吐露道:「回到家后,我想起我服务对象的面容、他们的笑容和故事。一想到我带给那些人片刻宁静,就让我觉得那是个难忘的圣诞节。」怀著爱为他人服务,「是十字架上的耶稣给我们的教导」。
所以,政府的管理人员,是从人群中来的,也是属于人群的,是拿着人群给的工资而为人群服务的。合理的纳税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公共设施,以及为了大众的益处,是应该的,也是人群授权政府管理的。
所以除去唱经班的一些活动,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主日服务二、三台弥撒,这一天便都奉献在了堂里,但与神父相处时间增加,也渐渐加深了我们的信仰。虽不能说乐在其中,但其中自有平安。而且也常有期待。
我们可以将“在圣神内受洗”(或“释放”、“更新”)解读为:基督徒诚心地接受入门圣事所施与的恩宠,为能更好地做出自我奉献,服务教会及世界。 神恩复兴运动的神学基础是“圣三论”。
来自加纳的布莱兹的历程“天主的恩宠不分国界,因为我来自加纳,在加勒比海服务,而现在我将在罗马被祝圣。教会确实是普世性的,希望漫游远方”。
我们的信仰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实践,它体现在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服务他人,如何促进社会的共融与福祉。
人们需要的,是为他人而「丧失自己」而非剥削他人,为他人的益处「为他服务」而非压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