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北方进德老年之家的负责人牛效平神父,今年春节他没有回山西老家过年,而是留下来和老年之家的老人们一道欢渡春节;另一位是雅歌环艺公司的蔡妹妹,她在电话中对我说:“以后不管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我们这个圣经学习小组都要雷打不动地坚持下去
福传模范常会巧老师常会巧,一位退休老教师,年逾古稀,白发苍苍。以前不善交往,与同楼17年的邻居都不认识,可为了亡夫要其搞福传的梦中所托硬是走出家门,开始了福传的艰辛历程。
我出生在一个老奉教的家庭,小的时候,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们,再加上我们村教友少也没有堂。就这样,信仰有些荒废了。有时和大人们在一起念经,人跪在那,可心却不知早飞向何方了,至于念的什么呢?唉!
张保平神父,圣名若瑟,于1968年3月12日,生于太原西柳林村一个世代虔诚的教友家庭。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信仰熏陶,过着福音化的生活,并立下追随基督、献身教会的志向。
母亲出生在河北平山县一个老教友家庭,嫁给同样家境贫寒的父亲。父亲早逝后,母亲为养活7个儿女,常穿越崎岖不平的羊肠小径,到集上卖豆腐卖羊杂汤,受尽艰难。
1993年天主教福州教区首任国籍主教郑长诚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依照天主教法典,年满七十五岁的老主教可申请荣休,他也早有退隐家园之意。他生于长乐市古槐镇龙田村,自幼家贫常往山上砍柴。
陕西修院奉圣师小德兰为主保。1985年修院成立之后,就积极的着手培养教会接班人,以解决神职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当时修院设立在西安南堂,招生是以西安教区为主,规模不是很大,只有30多名修生。
事情的原委还得从本堂区的弥撒感恩圣祭中的圣道礼讲道说起,可谓是神父在祭台上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地讲,而我们在下面却心不在焉云游四海,神父的绞尽脑汁,口干舌燥好似我们健壮的体魄早已吸收了过多的氨基酸、蛋白质油腻住了胃口
教友们事先把过世家人、亲友的圣名写在十字架上,然后摆放在祭台上,大家一起为亡者祈祷。音乐祈祷在低沉的炼灵歌中开始,歌声哀切地向天主祈求施恩怜惜,开恩于众炼灵,赐永远安息,。
凭我老神父的经验,往往对于讲道也是感觉已经轻车熟路了,而且也曾经听教友对我说:神父,您讲了那么多年了,还用准备吗?……好像是随便讲讲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