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翰洗者的使命是为默西亚的来到预备并铲平道路,他要求以色列人民忏悔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罪行。洗者若翰以严厉的话宣报审判即将来到说:‘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必被砍倒,投入火中’(玛3,10)。
教宗这样说:天主的圣子默西亚曾是难民。教会本身一直以来经历了移民的经验。很遗憾,信徒有时感到被迫而痛苦地离开自己的土地,这一来,令他们祖先生活的国家变得贫乏。
梵二文献《教会》宪章也重申了玛利亚和教会的相似之处:“教会默观圣母深奥的圣德,仿效她的爱德,借着忠实承受于天主的圣道实践圣父的旨意,教会自己也变成了母亲,因为教会以讲道和圣洗圣事,把圣神所孕育、天主所产生的儿女
为何所有这一切都无益于帮助他们认识他是默西亚呢?为什么这对他们没有帮助呢?因为他们完成他们的宗教实践,不是为聆听上主的话,而是为他们所思想的寻求一种确认而已。他们对上主的话封闭,只寻求自己思想的确认。
是的,各位兄弟姊妹我们本就是外邦人,没有默西亚的盼望,与以色列的天主相隔绝,人人都生活在罪恶之中,不仅如此,过去的我们也都是死的,跟随世界的风的,整个世界像今天一样,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每个人不为天主,
教宗表示,当耶稣开始祂的使命时,祂的这位先驱却处在“信仰危机的悲剧”中,因为众所期待的默西亚不是他所想像中的那个具有大能的天主和统治者。
若瑟和玛利亚“惊异他们关于耶稣所说的这些话”(参阅路2:33),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年老的西默盎和女先知亚纳会对他们讲这些话。他们充满了惊奇。今天我愿意停留在“关于惊奇的能力”上一会儿。
他们没有寻找天主的新闻或资讯,或是记号或是奇迹,他们要同默西亚会面,同他谈论,与他在一起。他们问的第一问题是:“你住在哪里?”(38节)基督邀请他们与他在一起:“你们来看看吧!”
1989年,当时的罗国辉神父等都在上海佘山教书,他们在那边做了第一台中文弥撒。后来金鲁贤主教意识到真的需要中文弥撒书,就请罗国辉神父帮忙编纂。罗神父在征得当时香港教区胡振中枢机的同意后就开始做。
五十九岁女传教士怀特博尔(NancyWritebol)于五日回国,但未能像首名回国患者般自行步进医院,而是要由担架抬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