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把在犯奸的时候被捉住的女人带到耶稣面前时,记住主耶稣是怎样对那些人说的:你们中谁没有罪,先向她投石吧!结果,那些人都走了,没有留下一个。看来,他们并不比那个女人好多少。
玛窦神父?或者多玛斯弟兄吗?我是默西亚吗?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他们被这个教诲深深地迷惑了,但是不能有人再去重复它。时间慢慢地过去了,所有的隐修士开始彼此善待和尊敬对方。
虽然每次聚会都很简单,而且学生不是很多,但是有神父、修士、修女,还有像我一样的小羊的陪伴,我已是喜乐不已;加之重要的是每次的聚会都有天主的相伴,他可不会缺席,这才是我心灵最大的安慰。
去世前3天,主教还手捧刚满月的侄重孙,寄予小家伙未来接班做神父的厚望!王修女这样说:(今天)心情从来没这样沉重悲痛过,不断浮现出4天前主教倒在地上,当我们到跟前时,他那求救的眼神和两小时后晕厥的情形。
耶稣会新任总会长苏萨神父代表与会者向教宗致欢迎词。教宗勉励他们保持福音的喜乐,养成施行慈悲善举的习惯,紮根於教会,为众人服务。
除非被天主吸引,人不能到耶稣那里。然而,今天的福音很奇特,因为它讲到耶稣、群众、激情和上主的爱,最後以邪魔看见耶稣,喊说:祢是天主子作结。教宗说:这是事实,这是我们每个人接近耶稣时所感受到的。
因此,圣母司铎会的会士们应永远保持对穷人的热忱,这是他们的修会自创会之初就形成的特色,也是他们的会祖耶稣和玛利亚的斯塔尼斯劳(StanislaodiGesùeMaria)神父的生活特质。
上主「引领祂的子民,不论顺境或逆境,自由或是被奴役;上主始终带领祂的子民走向圆满」,走向与上主的相遇,最後抵达耶稣那里。然而,「事情并未到此结束」。
上主引领他的子民,不论顺境或逆境,自由或是被奴役;上主始终带领他的子民走向圆满,走向与上主的相遇,最后抵达耶稣那里。然而,事情并未到此结束。
汪秀英进了教堂,第一次听神父讲道理心灵就受到了安慰。于是她每周坚持来教堂,一点点地学天主教的道理,一天比一天进步一点点,1993年她欣然领洗加入了教会。领受了信仰,她如获至宝,小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