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主教的礼仪中,弥撒可称为礼仪的高峰与顶点,是为了帮助我们实现天人合一这一伟大而又神圣的目标。
报章杂志和电视媒体都强调犹太经师什科尔卡(Skorka)和伊斯兰教长阿布德(Abboud)也在教宗随行人员的行列中;他们两位是贝尔格里奥枢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时的阿根廷好友。
每个基督信徒用自己的方式恭敬天主,热心祈祷,参与弥撒,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圣教会。在外人看来,这一定是一个热心的教友,我也一度这样认为。但是,在真正了解教友生活之后,不得不承认,许多教友走入了信仰的误区。
教宗指出,普世博爱运动的合一神恩「深深扎根於圣体圣事中,并从那里获得其基督信仰和教会的特质」。「缺少圣体圣事,合一就会丧失其神圣支柱,削减为纯粹人性、心理或社会学上的情感和动力。
在那个饱受荒灾的年代,他曾身披蒿衣,脚穿草鞋,风里来雨里去,跟着爷爷一边乞讨度日,一边进堂参与弥撒。那时流行的是手抄繁体字经本,父亲虽然大字不识,但他却经常把经本带在最贴身的衣服兜里。
信德网讯圣乐在教会礼仪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优美的圣乐和教会礼仪相得益彰地结合在一起其所表达出来的是活泼的教会信仰。为了使圣乐这一圣教艺术健康发展,8月8-12日河南安阳教区举办了首届圣乐培训活动。
正如教宗方济各曾提过,在这些现象的悲惨处境中,要让人感受到教会的温暖。
所有恩念与孤寂都在主慈悲、温柔的抚慰中溶化成雾成云。我知道,我与主耶稣的爱没有温存,没有亲逸。我们的爱只能感受、只能回忆。从主的圣言中我读懂了主的企盼。
高神父上课中第一天由德高望重的高保金神父主讲。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结束时,提到当天是真福富高(CharlesdeFoucauld)神父遇害一百周年。富高神父於1916年12月1日在阿尔及利亚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