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主题是关于荡子,在耶稣荡子的比喻(路15:11-32)中,程路加弟兄带着学员分析两个儿子谁是荡子,在抽丝剥茧的分析中,学员不仅看到了小儿子是悔改的荡子,更看到了自己很多时候是像大儿子一样的荡子,自以为圣
程晓雪和程超二人表示:通过此次婚前培训,让我们更加的明白教义教规,和主的伟大,我们只有一个感触:主早已为我们安排好了路,只要按照她的旨意做好每天的事情就好,一定不可背道而驰,活在主内!
这条路这正是耶稣的道路,是接近耶稣的道路。
他首先回顾了首批门徒的召叫,在《路加福音》记载(路5:1-11)。面对那次奇迹般的丰厚渔获,教宗说:渔民对此惊喜愣住,西满伯多禄俯伏在耶稣脚前说:’主,请你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
我们刚刚聆听的福音比喻(不义判官和寡妇的比喻:路十八1-8)包含一个重要教导: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气馁(1节)。因此,我们不能只在觉得有需要时偶尔祈祷一下。耶稣说:应当时常祈祷,不要气馁。
教宗从福音中慈悲父亲的比喻展开这次默想的内容(路十五11-31)。这位父亲的小儿子在远方把财产挥霍尽了,只好靠放猪维生。他自私自利,为所欲为,但他不只没有寻获自由,反而沦落为奴隶,因此开始思念故乡。
人生的路,我们都在奔跑,总想赶超一些人,也总被一些人赶超,通过与上面这些贫苦人相遇,真的体会到在走向天国的道路上,我们已被他们赶超了好多,期望所有热心的朋友为我们及全世界的边缘人祈祷。
放下一切,跟随耶稣在路9:57-62节中,有人信誓旦旦地告诉耶稣:你无论去哪儿,我都要跟随你。
当年三月,妈妈准备给天主第一个感恩;适逢澳门有一个名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拜苦路圣像巡游。
(路9:23)主耶稣的教导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他,我想是作为一个好父亲应该拥有的所有美好品质中,最基本的一点。一个父亲的十字架是什么?就是他的家庭。因为是父亲,所以应该对子女和家庭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