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中梵关系正处于对话、协商阶段的关键时期,用这篇讲道的最后一句作为这次教宗讲道新闻的标题来予以突出报道,是否容易引起误解?是否需要小心谨慎些?希望引起相关翻译朋友们的注意。
整场活动由多个环节组成,其中亲子对话孩子给父母喂饭漫漫人生路主持人讲故事分享几个环节场面感人,效果甚佳。
愿此兄弟情谊促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重新对话,并重踏和平的道路,终止七十多年的冲突,这些年来上主拣选来显示祂爱的面容的这片圣地一直受到蹂躏。
两篇读经之后便是继抒咏,这是一篇美妙的对话,抒发了教会对基督战胜死亡,死而复活的无比喜悦。福音取自圣若望福音,叙述了耶稣从死者中复活的事迹。
我守望着自然明净、寂静典雅的夜晚,凝视着窗外洱海上空深邃暗淡的苍穹中灿烂的星星,好似一双双婴儿纯真活泼的眼睛,一眨一眨地在与你无声地对话,好像是问在这浩瀚的星河中,你属于哪一颗。
我们在《马尔谷福音》中看到的这段对话“是各个时代的教会需要得到救恩的圣言”。“即使12宗徒丢了面子,这段记述也载入正典,显示关于耶稣和我们的真谛。这句话对今日的我们也有益处。
中东不需要战争,需要和平,一种建立在对话和博爱勇气基础上的和平。我特别想到阿富汗人民,他们在遭受毁灭性地震袭击的苦难,数千人受灾,其中包括许多妇女和儿童以及流离失所者。
(约1章6—12)这里所描写的,天主和众神集会与撒殚对话的情形,是作者用的“拟人法”,把自己的理想具体化了。文字的主旨是说明天主准许撒殚考验约伯的忠诚。
不存在自上往下的对话。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成为一种慈悲的行动。”
“我邀请所有的人通过有建设性的对话找出解决之道。”谈到“饱受磨难的乌克兰”,教宗祈求复活主基督为该国沛降“逾越奥迹的和平之恩”,并鼓励有关各方继续努力“达致公正且持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