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先指出,内心自由是准备做圣座外交官的人应有的特性。那么什么是内心自由呢?
有学员也在《晨曦》撰文分享说,这次是很好的机会,让他对教会和澳门有所认识,并认识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担当的角色和使命。
伯多禄·帕罗林1955年1月17日生于意大利维琴察省斯基亚翁(Schiavon)市,父亲是五金店主,母亲是小学教师,刚满十岁的他便失去了父亲。
到了校门口,我为儿子换下雨披,擦干他脸上的水珠,亲亲他的小脸,对他说:好好学习。耶稣爱你,妈妈爱你!儿子同样回复我:耶稣爱你,我也爱你!这句话是我和儿子之间的常用语,无论睡觉前,还是分别时。
他说:在耶稣与凭信德接纳他的人建立爱的密切共融面前,与人敌对的魔鬼势力也无能为力。天主忠信地爱我们每个人的这一现实,帮助我们从容有力地面对每日的旅程,这段旅程有时走得轻快,有时却举步维艰。
他在讲话中,衷心呼吁停止叙利亚的一切暴力,通过对话找到和平之路。教宗强调不应该认同一个没有基督信徒的中东,指出基督徒之间的分裂阻碍共融和见证。
他在发给每位述职主教的讲稿中,要求荷兰教会和信友参与社会上的公开讨论,让人知道教会对诸如家庭、婚姻及生命终结这些社会重大问题的看法。 教宗在讲话中表示,在以俗化为明显特征的社会中,保持希望并不容易。
他并呼吁大众传播人员促进维护生命的真正文化,远离时下蔓延的破坏生命的阴谋,发扬人性尊严,推倒离间世界的围墙,发挥媒体的优势,巩固人类各民族友爱的关系。并指出天主的国从现世开始建立。
他表示:“在这个圣诞时刻,我邀请所有信众及善心人士,慷慨参与这个同心协力的工作,帮助面对如此艰苦考验和暴露于疫症危机的人士。”
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一次教导他的学生说,每人每天坚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是先尽力把手臂向前伸300下,然后再尽力向后甩300下。学生们听后不以为然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