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地,一个行奸婬、纵欲及不忠的人是不成熟的人,他只为自己活著,以自己的舒适和自己的满足来诠释所遇到的情况。
我们活著是为上主,还是为自己,是为获享永恒的幸福,还是一时的满足?教宗解释道,上主要求一切,却也给予一切,即真正的生命和幸福,我们正是为此而受造。总之,我们要作出选择,或是成圣,或是一事无成!
因此,受邀与天主参加婚宴的人不可度一种静止不动、平庸和周而复始的生活,生活没有动力,只寻求微薄的满足和现世短暂的认可。这是一种乏味、墨守成规的生活,只满足于尽自己的职责却不奉献自己,这与新郎不匹配。
例如,它让我们祈求日用的食粮:这单纯却必要的祈求说明信仰不是一个与生活脱节、用来‘装饰’的问题,只有在所有其它需求都得到满足时才存在。更确切地说,祈祷是以生活本身作为开端。
我们无须害怕承认自己需要帮助,以及无法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我们单靠自己和自己的力量将无法克胜各种限度。
奉献生活是教会内先知性的神视:「那是看见天主临在于尘世的目光,那是高喊『有主就满足』的呼声,那是不顾一切发出的赞美」。
法规愈加有效,责任感和透明度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这一切仍有所不足,因为教宗方济各提醒我们,教会不能自我满足,却要向当代许多受伤的男女见证福音。这是因为教会也承认自己需要向上主乞求治愈、慈悲和宽恕」。
送圣体员们以服务他人为己任,尽力满足病弱教友提出的需求和意愿,以传播福音为宗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增进信德,提高灵修,完善自己。
在我们教会中,教友家庭应该有能力令它度婚姻圣事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也应该能够成为其他家庭学习的榜样和依据。
因此,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结,我渴望父亲支持我的选择,渴望他能在我无助的时候鼓励我,渴望感受到父爱……这一切好像父亲都没有满足我。然而,那年暑假发生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