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样。”(希13:8),“我是‘阿耳法’和‘敖默加’,元始和终末。”(默21:6)正如保禄所说:“基督必须为王,直到把一切仇敌屈伏在他的脚下。”
一个不能体会到上帝同在的人是一个惶恐的人,他永远想藉着他可悲的行动(诸如狂欢、滥交或过分沉迷于社团和交笔友)来消除自身的孤独。
它不再是残酷恶极的凶手,不再是永远的毁灭,而是新生命的开始,死亡之后便是光明与荣耀的复活。有一位新奉教的教友王若瑟在逝世前一个月领洗了。
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记者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面对这个有些突兀和尖锐的提问,霍金显得平静。
今世自愿拒绝天主的人,将永远处在悔恨与绝望中,这就是地狱,当然地狱也不是物质的场所。那么和什么东西相比较呢?当然与世俗之福相比较的,两相比较就可看出贵贱高低。
一些词句、一些概念在我成了永远解不开的谜团。最后我只好以为,生命是一个悖论,除了缄默、深深地屈服,我们无法做什么。今夜,读德肋撒修女的这本自述集《活着就是爱》,我惊异于这个单纯灵魂中美丽的风景。
他们的生活,也是不断地接受考验,作母亲的,唯独祈求上主赐他们力量和健康去面对一切,做个好牧者,保存圣召到永远。
市场经济就是这样,要想永远保持领先地位,就要在版面上内容上提高质量,有所突破,让“信德”越办越好,保持常盛。
请为你在世的子女们祈求,从现在直到永远!阿们!
同时要在圣年里,祈求慈母圣母玛利亚转祷,使我们走好迈向那昔在、今在、永远都在的耶稣基督的朝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