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愿生活(三)修道人需要的品德——智、义、勇、节四枢德(1)明智(Brudence)——做一个智者(2)公义(Justice)——成为一个正义人(3)勇敢(Fortitude)——自信成功的钥匙(4)节制
教宗最后表示,“这也是今天要求上主的门徒”所秉持的一种“温良、随和、尊重、节制和不张扬的态度”,他们却经常自我炫耀。“趾高气扬的人不是好门徒。好门徒是谦卑、温良的人,行善却不让人看到。
提及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巨大挑战时,教宗强调“必须打破剥削和自私的逻辑,并提倡有节制、简朴和谦卑的生活方式”。
他认为施舍是具体帮助有需要的人的方式,而且也是刻苦节制的工夫,这个工夫正是要使我们不眷恋世上的财富,但追随耶稣所指引的道路:“你们不能事奉天主又事奉金钱”(路16,13)。
最重要的是能注目于天主,次要地能辅助及稳固节制的美德。可以满全谦逊,即是让心灵体认自己在天主面前分文不值,承认冒犯天主无限威严所当受的惩罚。敬畏恩赐也让人怀有温柔和顺的性情来对待别人。
相反,如果基督徒度相称于自己身份的生活,他会具备许多其它的恩典,一如圣保禄在《迦拉达书》中所说的爱、喜乐、平安、大度、仁爱、良善、忠信、温和、节制。
教宗接着说:如果一个人紧密地与基督结合在一起,他便能享有圣保禄所说的圣神的恩典:即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如果我们与基督共融,这些恩典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宗曾在访谈书《世界的光》当中﹐明确地谈到这个可能性﹔他总是以谨慎节制的方式讲论他牧职的未来工作。绝对清楚的是﹐这是教宗开展一个托付给他的使命﹐而非行使一个专属权力。
教宗本笃十六世从就任之初,便要求大家以友爱的勇气来改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朝淡泊有节制的方向走。他警告说,需要在公益和市场以及资本和劳动之间找出新的协调。
例如可以实行完全节制或利用不孕时期,夫妇该当与医生和他们的神师交谈,然后选择所要遵循的途径,以他们的境况渐进式地实施医学介入的正常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