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相信耶稣说的那句话:“不要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更应该寻天主的国及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 1980年复活瞻礼刚随他去三矿,插完晚稻又随他去武宣经堂村,一去就差不多一个月。
骄傲的人在天主面前认为自己与天主有同等的重要性,傲慢地以为自己完全可以处理。
天主说:“好,依你说该用什么字写呢?”那人回答说:“用中文吧,因为中文最容易理解。”天主又问:“那不认识中文的怎么办?”“那就添上英文吧”。“那些既不认识中文又不认识英文的人怎么办?”
“请看父赐给我们何等的爱情,使我们得称为天主的子女,而且我们也真是如此。世界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为不认识父。”(若一3:1)有一弟兄许久没有来教堂参与弥撒了,所以神父到他家探访。
看了他家的情况,我心里一下明白了,是物质享受迷了这个年青人的心窍,于是耐心地给他讲了天主的爱,讲了耶稣的救赎,然后给他讲了天主透过孩子的事对他的召唤……接着我又给他讲了身边的几个见证。
“你信天主吗?”我问他,“信。”声音微弱。“那你现在能告解吗?”我又问,“不能,我不会……”他的伤口往外冒血。经过一番解释和劝勉,他答应痛悔已罪,让我为他赦罪并举行傅油圣事。
教宗也多次谈到宽恕和天主的仁慈这一主题。就这些用词的含义,本台采访了圣神内更新团体主席马丁内斯,他说: 答:这些用词当然是解读教宗方济各牧职的其中一个重要关键。
教宗方济各在要理讲授中歌颂天主的仁慈,向众人保证天主是一位时刻准备宽恕的父亲,哪怕自命罪不可恕、背向天主的人,天主也宽恕他们。教宗说:我们在教会内所遇到的天主不是无情的判官,而是荡子比喻中的父亲。
他在陕西三原教区算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致富后没有忘记天主,常常帮助贫困和有病的教友。张兴宏从小就过着艰难困苦、贫穷的日子,五、六岁时就失去了母爱,是他父亲将他们兄弟三人抚养成人。
不过,其中一个问题却引起我的思考,那就是:佛经中屡屡提到的"天主"是否就是基督徒信仰的那位至高者?天主教所信奉的天主与佛教所说的"天主"到底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