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去登泰山,乘车到三分之二处,开始徒步登顶。大家一边观看美景,一边赞叹天主创造的大自然美妙神奇。在孙神父的带领下有10位教友登到山顶,其中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20多岁。
恰逢堂区举办的首届门徒班最后一期正在上课,当晚,方主教和神父们与门徒班的学员老师进行了交流,得知几天前赵云龙神父与门徒班的学员们十天徒步朝圣七百多里路,竟然没有一个掉队的,虽然脚上磨出了血泡,但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追思弥撒之后,全体神父及修女、教友徒步游行,走到刘景和主教的墓前,由方主教祝圣墓碑。墓碑为汉白玉材质,洁白的墓碑表明老主教一生为主、甘愿牺牲的圣召旅程,墓碑背面印刻着老主教的简历。
与此同时,第二届门徒班学员,也徒步到各郊区进行了福传。
全国各地不分年龄的教友们徒步朝圣、祈祷、献祭。四千多名教友参加了两教区主教主持的圣母无染原罪瞻礼圣道礼仪。许多穆斯林团体和地方政府官员参加了礼仪。
当天,由教友组成的鼓队通过徒步行进的表演方式,沿途向人们宣传圣教,并给参与弥撒圣祭的教内外朋友表演了节目。当地的年轻教友向上主敬献了祭品。
开学前夕,圣神修院举行圣召行,院长夏志诚辅理主教联同一众修生,于八月廿八至三十一日作开学步行,从元朗徒步前往香港仔圣神修院。
许多移民劳工“不得不徒步数百公里,沿著公路和铁路返回他们的原籍”。
Jpvoutaz/CCBY-SA3.0viaWikipedia|OleksandrRzhanitsyn/Shutterstock圣伯尔纳铎·门冬(St.BernardofMenthon)是所有徒步旅行者
教宗本笃十六世为波兰维护生命的「精神领养胎儿慈善会」成立25周年所举办的第301届华沙至琴斯托霍瓦圣母朝圣地的徒步朝圣者发布一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