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读宗徒大事录一,12~14耶稣被接升天后,门徒从名叫橄榄的山上,回到耶路撒冷,这山离耶路撒冷不远,有一安息日的路程。
“安息日”本来应该是停止所有的活动,全心朝拜天主的神圣日子,天主子耶稣基督竟然去一个祂常批评的法利赛人首领的家里吃饭(路14:1,7-14)!这给人一个“天主竟然不守安息日”的形象。
一个安息日,耶稣在会堂讲道时治好了一位伛偻的病妇,会堂长怪责他在安息日上治病,他便这样回答说:「假善人哪!你们每一个人在安息日,有不解下槽上的牛驴,牵去饮水的吗?
耶稣在世的时候就是熟读圣经的,他12岁在圣殿内与经师和博学士引经据典对答如流;在旷野里以经上的记载三次斥退邪魔;安息日在纳匝肋会堂时,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来说明自己就是天主应许的降生救世的那一位&hellip
在当天的福音中,法利塞人和经师狂怒填胸,彼此商议如何杀死耶稣,因为耶稣在安息日行奇迹。
在近人的比喻中,耶稣以司祭、肋未人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为例,明确地指出了善尽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紧急援助义务甚至比完成宗教义务——安息日礼拜与祭献还要重要。
福音记载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了枯手的人,并因此激怒了经师和法利塞人。教宗说,耶稣藉着他的奇迹,使枯竭的手脱离疾病的束缚,并向那些死守法律的经师和法利塞人指明,他们的路不是自由的路。
其它如说“船”字含有诺厄方“舟”保存一家“八口”的意义;《易经》“先王以至日闭关,后不省方”,以至人既可解为圣人,至日亦可解为圣日,即安息日,殊不知《诗经·谷风·邶风》“方之舟之”句,《传》曰“舟,船也
天主建立法律和安息日是为了人。天主为了寻觅那一头迷失的羊,而将99头羊丢在荒野;祂的逻辑和计划总是比我们的更伟大」。
这富翁知晓诫命,每个安息日肯定进会堂,每年一次上圣殿。他拥有某种程度的宗教情愫。但他是一个封闭的人,封闭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一个宴乐、服装、虚荣和朋友的世界之中。他是一个封闭的人,封闭在虚荣的泡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