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印度籍神父的晋铎礼在他们将要服务的堂区,而不在其家乡的堂区举行。这场在尼泊尔最偏远堂区的祝圣礼,给村民一个庆祝及与新牧人见面的机会。三位印度籍神父〔图〕,一位来自教区,另外两位来自耶稣会。
数以千计的印度民众在奥里萨邦的坎达马集会,纪念基督徒遭屠杀惨案10周年。他们表示,不仅不可忘记这事件,也应努力对抗暴力。
日前在印度喀拉拉邦帕莱教区召开的印度喀拉拉邦天主教传教大会上,活跃在世界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六千多名司铎、传教士、男女修会会士和平信徒一致表示,基督徒们做好了积极开展向外邦人传教和新福传的准备
来自印度比尔族的基兰.巴博尔(KiranBhabor)拥有两份理想的工作──宿舍舍监和护理学校老师,但卅三岁的她还没有成家。十多年来,她未能成功找到合适伴侣,即使家人帮上一把也徒劳无功。
慈幼会一直以来以致力于服务贫穷和流浪儿童著称,最近印度的会士召开研讨会,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一起祈祷所面临的挑战。
印度古吉拉特邦教会领袖说,当局禁止出版一本圣雄甘地的传记,意在「剥夺」言论自由。
一位耶稣会神父及一位修女获尼泊尔国王授勋,表扬他们在教育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加德满都圣沙勿略书院(尼国唯一的天主教书院)创校人,耶稣会士安日纳·瓦特林神父获颁“廓尔喀沙阿王朝吉祥得力助手”勋章。
印度天主教会最近与天亚社联手为青年开设新的入门网站,提供多媒体和社交网络服务,是首个与手提电话联网的教会网站。
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吾主之母传教修会的修女们始终坚持在尼泊尔山区开展扫盲、青少年及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活动。
准备今年祈祷周主题的是一个印度青年学生小组,他们特别提到印度种姓制度的弃儿贱民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印度青年学生小组提供的材料表明,印度80%的基督徒是贱民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