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教堂参与弥撒的次数越来越少,父母的劝告也听不进去,已然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基督徒,彻彻底底地迷失了……就在我陷入世俗漩涡的时候,天主惊醒了我。
在学习中,逐字逐句地学习,深切领悟教宗颁布禧年的意义,默想耶稣基督是天主慈悲的面容,以其言行和整个人来启示天主的慈悲,慈悲是揭示至圣天主圣三的莫大奥迹,是天主来与我们相携的终极和至高行动;是存在于每人心底的基本定律
她从二十岁开始祈祷,五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进教堂念经祈祷,参与弥撒,逢人便宣讲“天主为大”,劝人念玫瑰经,默想真福八端,时时信靠天主,事事交托天主。
韩燕病好以后,非常热心恭敬天主,处处遵守天主的诫命,成了教友的榜样。在她的带动下,她的丈夫、姑娘、母亲、好几个同事,都领了洗认识了天主,走进了圣教会的大门。
有些人看圣经只停留于过去,把它当小说、故事看,看完后就一放了之;而另一些人看圣经,只为现在,在圣经中找依据、找证据,为自己的理论取证,为自己的行为解脱,把自己的理想天主化,把天主的思想个人化,从来不管天主的启示
主日参与弥撒,观察了一下教友的年龄层次,发现中老年人占多数,问教友们为啥不领儿女来圣堂参与弥撒教他们认识天主?家长们说:现在读书很忙,没空来教堂了。星期天要参加各种辅导班学习。
关於德肋撒修女的首条慈悲之道,马丁总主教说:「她渴望『为天主成就美事』。她常说:『我是为天主而做的。』慈悲始於渴望成为更好的人,向先爱了我们的天主献上自己的天赋和才华。」
历史的每个时刻,人类都面临着来自天主召叫的特殊挑战。21世纪既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圣召所面临的诸多严重挑战的世纪。
但出于对天主的追随,他决定让自己再多坚持坚持。于是从忍受变成了接受,甚至变成了悦纳天主赏赐的这一切。2.信念。牛修生讲到自己的母亲离世,一直支持自己修道的人离开,使得他一下子没有了方向的感觉。
凡是爱人的,都是天主所生,也认识天主,那不爱人的,就不认识天主,因为天主是爱。(若一4:7-8)传说圣若望在老年时,已没有精力讲长篇大论的道理,他只是不停地说:小子们,要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