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人,要配提上这个名字,我们必须有深入的渴望,我们不该留在消费、享乐的物质层面,而该渴望正义、和平、喜乐与天主结合。因为他是和平、喜乐和爱的泉源。
圣方济各的“和平祷词”就是基督徒爱的使命的最好表达:主啊,求祢使我们成为祢和平的工具,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在有伤害的地方,让我播种宽恕,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播种希望
祢的声音穿透了我的聋耳;祢闪耀光芒,祢的光辉驱散了我的盲目;祢散发馨香,我呼吸着这芬芳而渴慕祢,我品尝了(参阅:咏33:9;伯前二3),便饥渴难耐(参阅:玛五6;格前四11);祢触摸了我,我便燃起了对祢和平的渴望
文化浅的,可把在学圣经时所领受到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用口向周围的人作见证。也可以把自己在阅读圣经时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笔录下来,向其他人请教。第三,要遵行圣经上的话。
他说:「让我们使多民族、多文化及多宗教的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生活和工作的奇妙之地,并借此团结一起成就多元化。」
今天,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难拥有一台电脑,但还有多数的基督徒没有享受到这个福分,或因经济紧张,或因没有文化,或因年纪老迈以及其他原因而与电脑无缘,而我们这些拥有它的人珍惜主给我们的这份爱了吗?
他说:在这个趋于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世界,我们应该努力使增长与发展惠及每个人,而不只是一部分人。因此,要尊重穷人的权利,要尊重环境。教宗强调说,在市场全球化面前,需要有一个相对应的关怀全球化。
圣神使教会在不同民族、文化和人的差异中合一。教宗又问:如何建造这圣殿呢?关于这一点,伯多禄宗徒曾说我们是这栋建筑物的活石,可是圣保禄却建议我们不做石头,而做脆弱的砖头。
教宗提到在最近以家庭为题的世界主教会议上看到了这景象:散布在世界上的全体主教,尽管他们所生活的地区、文化、敏觉和传统不同,彼此也相隔遥远,却体现出在基督内以及他们团体间的密切关系。
’这对安乐死同样奏效:我们都知道,在当前的丢弃文化中,许多老年人们在秘密地进行安乐死。这意味着对天主说:‘我的死亡由我做主,任我所愿’。这是反抗造物主天主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