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样一个题目,是想说说中国教会的主教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至于文中提到的主教,只是提及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而不提及是哪位主教。我只想就事论事,从主教们身上见证一个牧者的正能量。
(梵蒂冈新闻网)人文精神的解构、结果至上,以及迅速化,这是当今教育的三大挑战。教宗方济各在致以公教教育国际事务所(OIEC)的视频讯息中如此表示。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陷入比较的漩涡,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他人的生活,羡慕别人的幸福,却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珍贵的宝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定睛注视耶稣,凭着信德拥抱耶稣给我们带来的天国的希望。这个治愈和救赎的国度已经临在于我们当中,这是一个藉着爱德工作来彰显正义与和平的国度,而爱德又增进望德并坚固信德”。
“信德”2015年2月15日刊登的一位老主教的忏悔一文,我被深深地吸引和震撼,感受颇深,启迪多多:它无疑对那些深陷世俗不良风气的教区及神长敲响了一记警钟,吹拂起一股节俭质朴的正气清风。
一地球啊你从哪里来茫然的人类茫然的猜度假如你是亿万年前一次爆炸中的一粒泥土为什么造物主要将他最杰出的作品放入你的怀中你这低贱的奴婢又怎能承受得起如此重大的寄托有一天你要将这亿兆儿女全部奉还——你可知道这是一笔难交的账务二一辆辆不知疲倦的车上满载着刚刚砍下的树木
1994年9月的一天,在意大利境内的一条高速公路上,一对美国夫妇带着7岁的儿子尼古拉斯·格林正驾车向一个旅游胜地进发。
我的邻居是一位年迈行动不便的老太。她很会省钱。在自来水龙头下面放着一只缸,把水笼头开像医院病人输液那样,一滴一滴地日夜不停四季长滴,据说这样能省水费。房间里照明用的是一盏五支光的节能灯。
教宗强调,从守护生命的能力,包括守护受孕的生命、老年人的生命、移民的生命、饥饿者的生命以及劳工的生命,便能测量出一个文明进步的程度。
这几天的礼仪读经都在谈论若翰的使命,他生活在旷野中,劝人悔改,给人施洗。所有人都去他那里,包括法利塞人和法学士,但他们只是远远站着,不是去接受他的洗礼,而是去监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