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这有助于你们发现人生的方向”。通往内心的最佳道路是祈祷,因为若不与天主相遇,“我们就无法真正认识自己”。
软弱的身体成为能力的源头 “我为基督的缘故,喜欢在软弱中,在凌辱中,在艰难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因为我几时软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时候。”
主耶稣的祈祷告诉了我们祂的选择:“父啊,如果可能,请免去我这杯吧,但不要照我的意愿,而照你的意愿成就吧”(玛26:39)。天主是爱。
我在柬埔寨待了11年。在过去的年一直是KdolLeu村的堂区神父。现在,我正在圣堂的入口处,与一些来自堂区的年轻人今天早上一起祈祷。柬埔寨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据一些统计,平均年龄只有22岁。
他说:一直是信仰在支持着我,当耶稣和我一起来挑这个担子时,我体验到了耶稣说的那句话:‘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
改革、责任与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在这样一种静默的气氛中,改革和行动贯穿了我整个公共职业生涯:对于那些我无力阻止的滥行暴施及因此造成的后果,甚至灾难,我从未怀疑过。
在此我谈的不是仅作为思想体系的相对主义,我谈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相对主义,它几乎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削弱任何一种形式的身份认同。
我到底怎样做才能达到宽恕的彼岸呢?宽恕是一连串有关改变的行动。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每个人走向改变的过程都会有一点不同。这一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在某一时刻意识到宽恕的价值和宽恕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祂本人在纳匝肋犹太会堂指着自己宣读《依撒意亚先知书》说:上主的神临於我身上,因为祂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四18-19
它是一种行走的生活,却常与牵着你们手的耶稣基督同行。我们知道稳定的家乡不是建立在事物、个人计划或雄心之上,而是以双目凝视基督的真牧人为牢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