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堂是我们参与感恩圣祭、敬礼天主的圣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在参与弥撒时也要爱护圣堂的环境,若不慎摔坏杯子要及时打扫清理,若有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孩子吃零食剩下的包装袋,要在弥撒后主动带出圣堂,
这几位可以称得上老神父的神父,或许在25年里并没有许多人期望的那样德才兼备、福传成绩显著……但是他们的确是任劳任怨地做了25年神父。而且,还要做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结。
梵二文献中,谈到神职人员的成圣使命,提到他们尽心尽力地履行分内的职责,是最直接和应当的方式,如此才能让他们晓得自己为何而蒙召,为何这样违背社会潮流地做出牺牲和奉献,为何不停地呼召一个被很多人所摈弃的道路
一位我认识多年的老神父曾说:由於金钱和贪婪,魔鬼进入了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不愿和平!向教宗提问的,还有些十分不幸的儿童。
很多教友都说过,从前有位老神父,德高望重,凡是去看望他的人,想听他讲教会道理,他只有五个字:要爱耶稣啊!简单朴实的五个字却说了一辈子,平淡平常中显出了基督的本怀。
开始时教友们喝得多,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外学生、年青人、老人们在这一天特意赶来非要喝上教堂里的一碗平安粥。有的孩子还特意给自己的家人、朋友用小桶或小盆带回去。
奶奶圣名玛利亚,安徽萧县人,1931年出生于贫苦的佃农家庭。小时候家里田地少,人口多,奶奶从六七岁时就开始干活儿。天资聪明的她,针线功夫特别好,直到80岁还能帮小孩做衣服做鞋。
我曾问过神父:这些老教友的子女和那些年轻的教友为什么不经常进堂呢?神父回答说: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时他们工作太忙了,实在没时间进堂,等重大节日的时候,他们就来了。
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老亚当去坟茔祭奠亡妻。望着满目萧然的落叶随风飘落,坟上的枯草在风中颤抖,亚当倍感凄凉。他噙满热泪仰天长叹:“厄娃啊,我的爱妻。你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伊甸园!”
记得参加弥撒的只有几个年已古稀的老人和几个胆怯的年轻人,尽管如此,此刻我的心还是十分激动,我终于见到阔别数十年的教友了呀!这时的他们对我来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