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塔拉梅萨枢机因此强调,洗者若翰的宣讲为当下提供了契机,去观察“天主圣言的‘成长’乃是藉着圣神在历史中施展的作为”。事实上,礼仪和神学传统收入这位先驱的呼喊:“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
“同样,我们也蒙召去解读我们尘世生活的境遇:在似乎只有不义、痛苦和贫困的地方,正是在那悲惨的时刻,上主接近我们,将我们从奴役中解救出来,使生命焕发光辉。”你注视所帮助的人的眼睛吗?
我们也应效法玛利亚玛达肋纳,在哀痛和被遗弃的时刻聆听复活的耶稣呼唤我们的名字,满怀喜乐地去宣报说:我看见了主!(参閲:若廿18)。我的生命改变了,因为我看见了主!现在的我与从前不同了,我成了另一个人。
其次,我们应求天主赐给我们对祂认识的渴望,不仅仅是求,更要想尽办法去认识主,不要说没有时间,有心就有时间,读《圣经》、看圣书、参加学习班、阅读教会报纸、刊物、浏览教会网站,这些都是认识主的途径。
讲座中,叶教授提到最大的诫命是爱上帝(天主),而信仰除了个人经验外,亦需以全人包括理智去爱上帝(天主)。他亦提到信经是合一的标记,因它是我们与历代及普世教会信徒所共同宣认,由使徒(宗徒)所传的信仰。
保禄宗徒在第二次去厄弗所传教时收他为徒,长伴其随左右,成为保禄宗徒的得力助手。保禄在巡视东方各教时,将他留在厄弗所,并祝圣他为当地的主教(弟前1:3;弟后1:6),让其管理当地的教会。
负责接待的张修女带着教友们去贞女林玉忱大姑妈墓地祈祷,参观了大姑妈的纪念馆,通过修女的讲解,可敬的大姑妈凭着立志献身于主的执念,敢于与世俗作斗争,一生投身福传,爱主爱人的形象深深刻在大家心中。
阮妃玉老师则表示,歌咏要以真诚为先,希望歌咏团保持一颗“真”的心,如孩子一般,从心出发,去歌唱,去打动人,去吸引人。吴立夏老师在交流会的歌声中深切感受到教友们的真诚与友好。
十二岁的耶稣在每年去耶路撒冷朝圣时失踪的经历,吓坏了玛利亚,以至于她在找到儿子时为自己也为若瑟发声:“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们?你的父亲和我一直非常焦急地找你”(路2:48)。
我单位的效益一直不错,所以一到春节放假,我就带着我女儿去国内各地的教堂住上几天,正好教堂少有人去,所以我们母女清净地和神父、修女一起过年,互相陪伴,一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