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笑声迎接我的到来,我却用哭声眷恋母胎的温暖。从此,我要面对人生,好的,坏的!我渴望一切未知的新鲜,或是老师课堂上挥动的教鞭,或是母亲手里念不完的玫瑰经。
“来自天主的喜讯者,缓慢了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品尝那来自父爱泉源的活水……”因此,生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人生说起来很长,掐指一数,却也只不过是几十个春秋,甚至更短。正所谓“生命苦短”。
2月6日,我接到大哥病危的电话后便匆忙往家赶,但还是没能见到大哥的最后一面,大哥的离世,留给我的是伤心,是思念,更多的是遗憾。
这是一篇看起来普通读起来却极感人的散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炫耀,只有站在一个兄弟的立场上,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了他兄弟的聪明、严谨、谦虚乃至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那一件件很小很小的事例,都让人感到体贴和温暖
生命是一张别致的请贴,让你接受天主的邀约。在古时,他藉众先知发出邀约。在世界的末期,他藉他的儿子——耶稣发出邀约。让你用信德、悔改的心境赴这永不散的婚宴。请贴上书写着——“来跟随我!”
绝路而逢生,真的是人的尽头,就是天主的开头!
小时候妈妈对我说:十字架是人世间喜乐的泉源。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我,横看竖看总不以为然:那痛苦孤独、屈辱赤贫、凄凉僵硬的十字架上,又哪能找得到一星半点儿喜乐的气息与光环?
我永远不会忘记1946年的复活节。那时,父亲已去世5年,只有16岁的达莲娜,14岁的我和12岁的欧茜与母亲相依为命。尽管妈妈要供养3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极简朴,但我们的小屋里每天都有歌声和笑声。
我的父亲是个孤儿,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失去的双亲,在我几岁时,父亲生达背疮时告诉我,他是在北京西什库教堂长大的,当时仁慈堂只收女孩子,由于他是孤儿,被别人捡到仁慈堂的,从此那就是他的家。
圣诞节——是救主耶稣降临的神圣日子,多么令人激动、令人渴望;是旧约时代人们翘首期盼的日子;是给我们尘世间每个天主儿女带来救恩的日子;是天主子主动降生为人寻找我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