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可以说是在一堆废墟上,从头开始福传事业,现在该堂在大瞻礼日,有一百余人参与弥撒。由于传教事业受传统方式的束缚,牧灵不见起色,教友的宗教生活也只流于公式化,让人心急如焚。
马西特利修女检查真福若望保禄铜像的制作工序。(图:天美社)马西特利修女说:「很多广场也以先教宗命名,我们接获五个雕塑及两个半身像的订单。」
我这小小的幼苗,生长于黄土高原之上,泾河之畔,在家庭父母的良好教育,堂区神长教友虔诚热心的感召下,使我的信仰深深扎根,修道的圣召开始萌芽,使成长的环境确实不错,但不能使我满足现状,心安神乐,总想有朝一日能远走高飞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今年的正月初三离开了我们,回归主的怀抱。临走前,妹妹请神父终傅,并问她有什么遗愿,母亲说,她感恩,也知足。母亲一生勤俭节约,把我们姐弟五人拉扯大。
一、初识修道第一次接触到修道这个词是在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母亲问哥哥是否想去修道,幼稚天真的我脱口而出:不能去,修铁路很累。全家人都笑了。
序言的内容主要是一首「基督圣歌」,然而整段经文的形成过程大概经历三个传统流传的阶段:最初是一首旧约时代就已存在的赞美「智能」的诗歌,后来基督徒的诗人在瞻仰「圣言——基督」的过程中得到灵感,将这首「智能诗歌
4月10日是2022年的圣枝主日,普世教会开启一年一度的圣周礼仪活动。
教宗接见的第二个团体是来自德国北部的斯勒苏益格‧何尔斯泰因州州长彼得‧哈里‧卡斯滕森所率领的祝寿团。
圣座在俗教友委员会于11月24至26日在梵蒂冈举行第25届年度大会,主题是今日有关天主的问题。与会全体人员25日中午集体觐见了教宗本笃十六世。
当今社会是经济飞速发展时代,教友的信仰遇到严重挑战,在经济大潮前,如何理顺信仰与致富的关系,是摆在每个基督徒面前的一个问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中华民族的伦理格言,更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