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上午,教宗此行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在雅典圣雕尼削学校与青年的会晤。年轻世代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青年对此感到恐惧,教宗希望给他们提供动力。教宗在讲话中表达的希望和动力是伯多禄继承人的人性和精神遗产。
林神父把我们送到各自读书的学校后,他返回国内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我们打电话,询问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叮嘱我们要努力学习、同教区保持联系。
为将年轻一代的修女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修会接班人和福传干将,苏神父起草会规、精心备课、授其所学、督导灵修,唯恐贻误求学奋进的年轻修女们,为之倾尽精力与心血。
(格后5:14)教宗表达自己的福传热望:是基督的爱充满我们的心,并且驱使我们去传播福音。
去学校的路上,我给几个朋友群发信息:快看新闻,教宗要放弃职务。一个回复说:你是高兴吗?还有一个回复说:知道了,谢谢你的消息!,还有的就杳无音信了。没有给他们再回复了,就省点电话费吧。
少年高天予在父亲高介石等创办的植秀学校读小学至毕业。因父亲是天主教徒,受其影响,高天予少年时即憧憬当一位神父。1938年8月,日军入侵广东,时局动荡。
于是她先后做过教师、在教会内针对大专毕业生的福传组织总干事、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及媒体公司的文字撰稿员。然而无论哪一个阶段,作修女的想法从未打消过。26岁的她开始问自己:为什么我一直渴望想当修女?
老人家是天主台前非常热心的老教友,一年四季每日的晨祷不论刮风下雨几乎从来没有缺席过,高昂浑厚的嗓音领念经文唱诵圣歌,全心全灵地参与每台弥撒,堂里的福传工作、包括公益爱心奉献等活动,他的身影也频频出现。
麻神父在讲道中表示孙公是一位很像耶稣的神父,做神父正好33年,和耶稣同龄,并用几个最概括了孙公为教会,为福传兢兢业业的一生:他在教区中他做弥撒最多、听告解最多、走的地方最多、接触教友最多、福传面最广。
福传不一定总得从零开始。亚洲人其实对这些真理已有一种认知。在国际神学委员会中,你与其他亚洲人有合作空间?不会是直接的,因为所有成员会被分成三组,各自有不同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