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弥撒读经取自圣玛尔谷福音,叙述的是耶稣要一位富贵少年将自己的财产施舍给穷人,然后跟随祂,那位少年却忧郁地走了。
从天主拣选我们的先祖亚巴郎开始,祂就与自己的子民同行。这一点也能从木匠工人耶稣身上看到。 教宗想到医院护士用自己的手一一治愈创伤的情景。
这个情况引起许多人的争议:部分人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做法,这样教友们会觉得自己与主祭没有距离感,弥撒就好像在享受宗教生活的共融,主教不再是高高在上,令人见而生畏;但另一部分则认为这做法令人感觉不到弥撒的神圣性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被天主所接纳,被天主所爱,祂来拯救我们,特别来拯救那些心灵迷失的人。 教宗继续说,天主的来临使我们变得强壮而坚定,给予我们勇气,让旷野和沙漠欢欣鼓舞、如花盛开。
教宗说:对话需要温良,而非喊叫,应该想到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而达味想到撒乌耳‘是天主的受傅者,比我重要’。这就是谦卑、温良。
藉着感恩圣事,我们感到自己属于教会,属于天主子民,属于天主的奥体,属于耶稣基督。教宗接着谈到我们在弥撒当中屡次看到的礼仪动作,许多人可能不再真正了解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我有时认为,修士们不懂得自己所陷入的危险。巴克尼主教说的没错,许多修士有女朋友。有人可能会为他们辩护“他们还没有发愿呢!”这是真的,但在你受培育,度独身生活时,就不应该再绕着女孩转了。
念经是我们教会传统的祈祷方式之一,是战胜三仇的有力武器,修德立功的重要手段,为自己为别人向天主求得恩宠的有效途径。
为此,基于他们的人性尊严,他们都被自己的天性所驱使,负有道德义务去追求真理,尤其是有关宗教的真理’(信仰自由宣言2)”。
在这方面,她也是她的圣子完美的徒弟,圣子在服从天父中完全实践了自己的自由。随后教宗又说,由于圣母顺从了天神宣报的讯息,天主与人类的新盟约得以完满地缔结。也由于圣母回答的“是”,她也成了教会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