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想很好地跟随耶稣,就得有一颗良善谦虚的心,因为耶稣就是良善心谦的(路14:11,8:14玛11)。古人云:过也,人皆有之;更也,人皆仰之。人敢于悔改认错,就是谦虚的表现,只有谦虚才能进入天国。
在慈悲圣年中更是如此,因为医生好似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好似耶稣,不会绕开那被丢在路边的人,而是动了怜悯之心,给予照顾和救助。教宗最後特别念医疗人员和陪伴他们的亲人,表示医者亲人支持了医生圣召。
耶稣教训民众: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你们决进不了天国(玛五20)。教宗以耶稣山中圣训的训导,讲解基督徒现实主义的重要性。
教宗鼓励他们说:「值此恩宠时节,我们大家受邀更深入天主的慈悲奥迹内,效法慈善撒玛黎雅人,为我们世界上的许多伤口敷上天主慈悲的香膏。
刚结束不久的慈悲禧年多次提醒我们,慈悲乃是耶稣将来审判我们的重要‘尺度’: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玛廿五35)。
住在撒玛黎雅城的以色列王阿哈布看上了依次勒耳人纳波特(音译的问题,应同纳巴)的葡萄园,想买下归为己有,纳波特一口回绝上主决不许我将我祖先的产业让给你!
在讲道中,主教从福传的角度切合实际生活剖析了今日福音所载的耶稣赐福撒玛黎雅妇人活水的道理。下午13时30分,主教与水冶堂区的服务团队举行了近3个小时的亲切座谈。
教宗答道:耶稣论述公审判时说:‘我在监里,你们来探望了我’(玛廿五36)。耶稣的话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尤其是对身为众人父亲的主教说的。
教宗最後鼓励众人听从福音的建言:「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六33)。这「始终是在历史中激发每个人的友爱、自由、正义、和平与尊严的新动力。
在主日福音中,耶稣透过雇工的比喻讲述天国(玛廿1-16)。教宗解释道:耶稣愿意向我们通传天国的两个幅度:首先,天主召叫所有的人为祂的国工作;其次,天主最终愿意赐给所有的人同样的报酬,也就是救赎和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