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11月11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追思弥撒,纪念今年全球去世的枢机主教和主教。每年11月是教会纪念亡者的月份,罗马教宗必定在这个月份选定一天,为全世界已故的枢机主教和主教们奉献一台弥撒。
教宗的讲话集中在基督讯息恒久不变的现实性上,他说:不应该将它降到舆论喜欢的层度。不是福音永恒的话须要按照聆听这话的人的智力而作程度调整,相反,人类生活的现实常须回溯到天主的永恒。
伯多禄首席堂外弥撒之前是没有这个计划的,至少我,计划里是年内陪伴日渐年迈的母亲去一趟台湾,了却老人家一桩心愿,如是教堂组织的朝圣活动那自然是极好的,因为母亲总是觉的纯粹的旅游是折腾人,浪费钱!
一直单纯地以为,回音就是一种寻常的自然现象,直到收到姑姑那封主题是回音的E-mail——— 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亲走在山中,小男孩不小心摔倒了,忍不住痛得大叫:“哇———喔”,但令他吃惊的是,他听到一个声音从山中的某处传出来重复他的
教宗强调,相遇和宽恕是天主彰显慈悲的绝佳场所;我们应祈求仁慈的天主帮助我们走出围墙和繁复的神学,把祂的爱带给每个人。弥撒当中,教宗祝圣了候洗圣油、病人圣油和圣化圣油。
让我体会到在主内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之情和团结一致的博爱精神,从而看到这群人灵魂深处蕴藏着的一种无法抗拒的凝聚力。是耶稣的爱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更是耶稣的爱让我充满信心。
几年来教友们秉承关注弱势群体,广传基督福音,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心系贫困,情注慈善。在爱心活动的负责人孙宪斌神父的倡导和带领下,多次看望孤老病残,捐助智障人士,以行动传扬福音。
为了支付高额的贷款,夫妻俩比从前更拼命,每日早出晚归忙于奔波,保姆每日都在家抱着大狗看着大海。这真的就是当今社会现象的写照。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一个冬天,曾经有一位从安徽乞讨过来的算命老人,手里拎着一个鸟笼子,肩膀上搭着一个布兜,走到我家门口就蹲在那里避风,父亲出去抱柴火的时候看见了,就把他让进了家里来。
福建厦门教区有一位神父告诉本堂教友:弥撒进行中,如果有人在教堂中讲话,对天主父不恭敬,对主耶稣基督不在乎,不理会天主圣神的临在,有一个,神父我就在祭台上打自己一个耳光。神父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