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弥撒的福音记载,瞎眼的巴尔提买向耶稣喊叫,请求耶稣治癒他,门徒们却斥责巴尔提买,叫他不要作声。
教宗说:「宗徒的圣召因着个人与基督的关系而得以持续,这关系受到恒常祈祷的滋养和宣讲福音讯息的热情及与宗徒同样的信仰经验。」
同时,在黑板报上大力传播福音:朋友,你生活幸福美好吗?还是痛苦难过,是因身体欠佳而烦恼,还是因家庭不和而痛苦,总想解决,但得不到好的效果。
说起福传二字,对于今天的基督徒已不再陌生,福传的形式也是多样化,先教宗保禄六世《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宗座劝谕中说到,教会之所以存在,是为宣传福音,可见福传这个责任是多么重要和迫切,然而它在我的心里份量却不是很大
首先,教宗希望强调圣言和宣讲的首要地位,这从他的宗座劝谕《福音的喜乐》中也看得出来。第二点,教宗平日的弥撒讲道,体现了他革新教会的重心。
据说,解放前黄果树本堂神父,为了把福音扎根于布依族人中,脚穿草鞋,身着长衫,学布依语与当地人打成一片。一个外国神父学中国语言尚且不易,何况布依族语言?这不正是我们今天福传的楷模吗?
背主三次的伯多禄,首当其冲地高声宣讲天国的福音,并勇敢地为耶稣作证。原先的畏惧荡然无存,代之以刚强有力、智慧和充满能力的话语。他的生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是圣神洗礼的结果,圣神的德能支撑起他软弱的生命。
河北沧州教区一堂区教堂,大门口张灯结彩,院内搭建了临时祭台,祭台上方悬挂的横幅上写着“每位教友至少每年劝一人进教,随时施教传播基督福音。”
圣人安多尼二十岁的时候,在一次参与弥撒时,因为福音中的一句话:“你若愿成为成全的,就去变卖一切,施舍给穷人,然后来跟随我。”
没有教友的活力表现,福音就不能在一个民族的思想、生活与活动中深深扎根。所以,在一个教会的建基之初,就要极其注意组织成熟的基督化的教友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