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焦虑、悲痛及苦难中,约伯宣示了他的望德:我确实知道为我伸冤者还活着,我的辩护人要在地上起立。我要看见天主:我要亲眼看见祂,并非外人(约十九25-27)。教宗指明纪念亡者的双重意义:悲伤和希望。
问:叙利亚真是一个苦难中的国家。答:我得说,叙利亚是一个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自尊的国家。即便在如此悲惨的状况中,我从未看见一个人在抱怨。他们都希望把国家恢复到战前的状态,重新恢复他们的尊严,重享和平。
这两个组织於4月6日发表联合公告,解释在逾越节三日庆典前夕参与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主基督受难的奥迹中,在逾越节希望的光照下,不忘许多无辜者的苦难和十字架,对此感同身受」。
这时太太让我求耶稣,看圣经,想想主耶稣的苦难,经过几个月的祈祷和磨练,结果终于把喜欢打牌的这个多年的恶习彻底改掉了。
她说:对我们有帮助的,不是人的活动,而是基督的苦难。与祂一起受难是我的渴望。若望保禄二世教宗1998年册封艾迪特为圣人时曾表示,多亏天主恩宠的默默工作,她成了一位圣人和殉道者。
我们想到处在苦难中的叙利亚。战争是权欲和贫穷的后果。唯有放下霸权的思维和根除贫穷才能消除战争。此外,许多冲突也是受到原教旨主义和狂热主义的煽动。
天主安慰受苦的人,因为祂也受过苦难,因此主动接近各种匮乏和卑微的情况。教宗呼吁社会以有效的行动关怀工伤事故的受害者,同时也要关怀他们的家庭,因为这些家庭同样受到了打击,因此需要受到安抚。
玛利亚和若瑟在圣殿里找到耶稣,我们也应该在天主的家中寻找耶稣,尤其是在礼仪中,我们与耶稣有活生生的接触,在祂的圣言和圣体圣事中,我们汲取力量来面对每天的苦难。
信德网讯在江西抚州大圣若瑟堂附近居住的教友较多,经常会有因身体原因不能来圣堂拜苦路的教友,王海鑫、李会民两位神父在四旬期一开始就组织堂区福传小组的危清秀与马俊国等教友每天走进一位教友家庭祈祷、拜苦路,让他们一起纪念耶稣的苦难
来自玛琅(东爪哇)苦难会方思家修女(KristinaFransiska)说。对她而言,「善意不足以完成这人道主义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