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年前在学校选修宗教哲学,我一直徘徊于求知的迷途:陪着那个畅谈基督徒的激情的克尔凯郭尔一起经历恐惧与战兢。一些词句、一些概念在我成了永远解不开的谜团。
教宗尤其念及「身处战乱和赤贫环境,生活艰辛,以及被遗弃的青少年」,并鼓励他们说:「你们切莫丢失望德,切莫听信仇恨及恐惧的言语。
他的犯案动机有两个可能性:其一是对同性恋者的恐惧,其二是拥护恐怖主义。马丁的前妻指证他的情绪不稳定且有暴力倾向。
这些跨宗教与跨文化对话的代表们表明,「只要团结一致,任何暴力或恐惧都无法使各民族与文化远离和平之路。我们依然坚决地决定要透过对话来达成修和」。
世青节让人们看到友爱是有可能的,和睦共处不只是一场梦,即使暴力和恐惧接踵而至、愈演愈烈,甚至刺入了欧洲心脏。克拉科夫总主教季维奇枢机以不同语言欢迎参加世青节的青年。
这位圣座代表引用教宗方济各今年的《世界和平日文告》,说道:「个人与民族之间友爱与和睦共处的伦理,无法以恐惧、暴力和封闭的逻辑为基础,而必立基於责任感、尊重和真诚的交谈。」
教宗首先强调,不要恐惧和封闭,不要阻碍圣神的行动,却应勇敢地走出去,见证那使人感到幸福的福音喜乐。这是一种需要藉着每日的圣言和圣事不断更新的信任。
当时大家都对大学生代表队充满了恐惧。结果也有一组冲进了口试题当中。通过这次圣经知识竞赛。我们堂区看到了不足。也看到了,薛家营堂口对读经的背圣经的积极成果。
我们生活在一个恐惧被放大和边界被封锁的时代。但任何一个社会若缺乏信任则无法生存,我们在世上充满信任的朝圣之旅就是一个希望的标记。我们希望基于好客的文明能成为现实。我们都属于同一个人类大家庭。
敬畏和恐惧不一样,敬畏是我渺小,它伟大,人对大自然要有敬畏是很重要的。我是在敬畏中不断走向成熟的。曹西河/荐自《新民周刊》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