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教宗愿意藉此贺函向伊斯兰信徒表达崇高敬意。我记得,在数年前他曾派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教区的一位神父去开罗学习阿拉伯语,因为他希望有一个能干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与伊斯兰对话。
这名信徒叫黛博拉。当佛罗里达棕榈滩上空出现了这幅空灵神奇的景象之时,黛博拉满心欢喜,难以言表,只能用手中的相机赶紧捕捉这一片红云。她的心底不仅被空灵之美所填满,更为「天使」的降临而感动不已。
教宗说:「我们今天纪念并庆祝斯坎德培,他是一个强健又慷慨的民族的英勇儿子,勇敢捍卫了精神价值和基督信仰的名声。」斯坎德培「以他的丰功伟业塑造了阿尔巴尼亚的文化身分,成为民族凝聚与团结无可争辩的象征」。
病患需要憩息,而教会渴望成为慈善撒玛黎雅人比喻中的客店(参阅:路十34),让病人能在其中找到基督的恩宠,遇见那些在天主的慈悲中脆弱获得医治的人。
所有这一切都促使双方神学家们继续深入研究教会学,使其“将圣洗圣事视为每个基督徒,圣职人员和平信徒的圣召与使命的基础”。
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及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本地的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共同探讨了宗教,特别是基督信仰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圣洗圣事的力量推动基督徒勇敢地宣讲基督,哪怕没有安全,哪怕受到迫害。 教宗4月17日的弥撒讲道依循《宗徒大事录》的读经章节阐述。
达喀尔(亚洲新闻)-基督团体信徒传教会的修女,一生致力于见证贫民窟和穆斯林中的福音。他们向基督徒学生教授教理问答,并为病人的治疗祷告。「即使是[奉献生活的]修女也欣赏我们的工作。」一位修女说。
牧函中,宗主教重新指出复活的意义,告诉信徒:在痛苦与虚弱时,复活赐给我们力量。他也鼓励当地基督徒说:耶稣爱的力量胜过死亡的力量。祂的爱在关怀和共融中得以体现,特别是在经受考验时。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教区机构和平信徒相继推出手机应用软件(Apps),支援iPhone、iPad及智能手机的用户,提供每日读经、礼仪资讯和教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