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霍莱夫斯基于7月17日蒙主恩召,享年80岁。此前,他担任了圣座教育部长长达16年之久,2015年届龄荣退。
教宗说,“每个基督徒和每个信仰团体都蒙召成为天主的工具,为穷人的脱贫和进步而效力”(《福音的喜乐》劝谕187号)。
教宗强调,“如果我们在祈祷中懂得,天主恩赐的每一天都是一次召叫,那么我们的心胸就会变得宽阔,就会接纳一切”。因此,我们应学会说:“上主,我要承行祢的旨意。只求祢答应我,在我走出每一步时都有祢的临在。”
为了具体实现耶稣的愿望,所有人都被召叫在病人身旁作见证,并成为一个「医治的团体」,从最弱小和最易受伤害的人开始,愿全员成为一体。关于对这群人的照顾,广泛都承认有需要在道德和实践方面作出澄清。
“我们也蒙召在圣神内作见证,成为护慰者。圣神要求我们将祂的慰藉付诸实行。我们该如何做呢?无需高谈阔论,只做近人;不要逢场作戏,而要有关怀的祈祷。我们当牢记,关怀、怜悯和温柔始终是天主的风格。”
大概内容如下:“一周前,你们从山区、乡村、城市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来到圣召的摇篮——修院,参加培训学习。
任神父说:“你是天主所受造的‘独一无二的宝贝’今天你们来到这里,正是天主对我们特别的召叫,我们该去寻求信仰,信仰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最后任神父讲到“你到哪里去?”
是的,我需要些时间来习惯我的新名字,这新名字不断地提醒我们,祂以此特殊方式召叫我们一生奉献于主,不遗余力地服务于有需要的人。
大圣若瑟似乎想要以生命告诉我们,我们始终蒙召把自己看作我们弟兄姊妹的守护人,守护我们周遭的人,守护那些上主通过人生境遇托付于己的人」。
在这里,我们恢复重要至极的师生关系,它是一种动态关系,体现出当下与未来的张力:你们蒙召一起思索、规划和行动,以明天的共同家园为愿景,从今天的具体现况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