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跟教外人谈论耶稣的时候,我们也往往首先谈论他的人性:他是个犹太人,两千多年前生活于巴勒斯坦的一个名叫纳匝肋的小村庄里,是若瑟和玛利亚的儿子,家很穷,父亲若瑟靠做木工活养活一家人,玛利亚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
有一位虔敬的基督徒,住在我的对门,我称她为丁姨,在她的帮助和引领下我认识了天主,在我38岁时领洗入了教,成为了天主的儿女。
現得到多倫多總教區批准,與多倫多中華殉道聖人堂合辦「全球抗擊COVID-19肺炎病毒大行動」,攜手中國教會支援醫護人員搶救新冠肺炎病患及防治工作。
炼灵月首日是诸圣节,教会要我们纪念所有获享永生的圣者,包括我们在天上的亲朋及所有没有姓名的圣者。次日(11月2日)是追思已亡,当天每位神长可以为亡者献祭三台,其中一台的意向是为纪念所有炼灵。
某种“神学自恋”助长了自给自足的假设,而一切都是为了用各种手段掩盖或消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教会所走的每一步永远都要依赖基督所作为的恩宠。
弥撒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第十五章,有关外邦人领洗进教是否也要遵守犹太人的梅瑟法律,接受割损礼的记载。宗徒们为这件事举行所谓的“耶路撒冷大公会议”,和长老们讨论这件事,并作出最后决定。
贾翠兰从小出生于教外家庭,但由教友收养长大,后嫁给了教外人。几十年后,在教友们的帮助下她又回到了教会。现在,她的两个女儿也开始了解教会,并一起上板寺山朝圣。
婚姻带来的问题到处都是,但是,看起来,在中国教会显得更严重,我个人这多年的观察,中国教会和教友们所面对的婚姻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一、圣职人员与教友父母坚持一定得跟教友结婚,于是常发生为了结婚而强迫领洗进教的事
堂区附近有一位身患重病的外教老人,由于经济拮据得不到医治,爱心组了解情况马上组织爱心教友送进了旗医院。在王神父的号召下,教友们积极响应,纷纷捐款捐资,解囊相助。老人病情得到控制,由危转安。
堂区各街道、各社区以及六川河、荔家山、县功镇的教友们冒着霏霏细雨,云集一堂,约700余教友及部分教外朋友参与礼仪。前夕弥撒中两名慕道者领受了洗礼(部分慕道者因天气原因未能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