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基督徒应关怀有过犯的人,帮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恢复自己的尊严。谈到照顾病人,教宗说,对一个病人而言,最好的医治就是有人前去探望他。
她很健谈,第一次在图书馆的自习室门口,她给我讲了很多关于信仰方面的事情,并给我讲自己怎样在学校度信仰生活。她还告诉我,学校还有其他教友,抽时间我们一起聚聚。
「许多青年遭受暴力威胁,被迫逃离自己的故乡。他们的呼号升到天主面前,有如以色列奴隶因法朗的压迫而发出的求救声(参:出二23)。」基督徒应当离开自己舒适的生活,走出去跟随耶稣。
教宗提醒道,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生命旅程中都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遇到的每个生命都是一份恩典,应受到款待、尊重和爱护。天主圣言帮助我们开启心目,接纳和爱护生命,在生命脆弱时更是如此。
教宗也谈到他对大学的理解,强调大学是可以对话、能容纳所有人的地方,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相反地,精英大学,通常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的大学。
为了宣扬天主,规劝以民悔改,他放弃了自己一生的幸福,终生未娶。生活上穷困潦倒,还受到他人的凌辱,无罪被打入牢狱,抛入蓄水池的污泥里受折磨。在南犹大国宣讲了四十年,却没有人听他的道理而悔改。
他称自己是最小的一个,像流产儿的人。保禄的个人经历实在富有戏剧性,过去他并不是一个追随者,而是迫害教会的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
朱神父在讲道中与大家分享了在欧洲朝圣过程中所遇到的经历后,劝勉大家说:圣母是我们信仰上的楷模,我们不要以求神拜佛的面貌来到圣母面前,像求神拜佛地那样去求圣母,去表达我们的私心,为自己寻得益处,满足我们自私自利的意愿
她因许多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而自我封闭,把自己关在「闲言碎语的小世界里,既封闭又缺乏眼界」。圣神接着催促斐理伯走上前去接近厄提约丕雅太监的座车。
殉道者不为自己而活,不为肯定自己的主张而战,只为忠於福音而死。教宗方济各以这番话再次展开对基督徒希望的省思,称基督徒的希望是殉道者的力量。